人生关怀

作品数:44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李玉用金尚理熊良智韦春莺王彩虹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人间》《思想政治课教学》《唐山师范学院学报》《博览群书》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安工业大学校长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新民谣音乐的中华美学精神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2期0090-0090,共1页潘芳 
民谣,以其舒缓动听的乐调、娓娓道来的言说方式和如诗如画的歌词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热爱。进入二十一世纪,新民谣在继承古代优秀美学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社会个体的真实体验,书写着中华美学的天人合一精神、美善相乐精神和人生关怀...
关键词:新民谣 中华美学精神 美善相乐 人生关怀 
为民创建谋和谐 文明花开促发展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7年第6期31-33,共3页艾正兵 
上清寺历史可溯及明嘉靖,是渝中母城的腹地,建有三清庙,得水而优,得寺而兴,取道家上清境界,得名上清寺。抗战时期,重庆成为陪都,国府西迁,主要集中在以上清寺为中心2公里范围内,使上清寺地区一时成为全国抗战指挥中心之一和全球抗日同...
关键词:志愿服务 人生关怀 舆论引导 
从苏曼殊小说观其人生关怀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78-82,共5页伏涛 
小说是作家心灵世界的窗口,是时代的镜子。透过苏曼殊的小说世界可以寻绎其心灵世界的失落与苦痛、惆怅与迷茫、挣扎与抗争,可以探究那个时代的不幸与社会的不堪。苏氏小说自传色彩浓、纪实性强,增加了小说的个化性和时代感,为了解苏曼...
关键词:苏曼殊 小说 人生关怀 
传统灯彩与民间习俗
《缤纷》2017年第1期81-88,共8页孙欣 
张灯结彩的节日,无疑是灯彩艺术浩荡集结、极尽辉煌的时刻。在此,节俗与灯彩的密切关系,不言自明。但是,无数的事象使我们意识到,灯彩在民间生活中的作用,远不止于是节日的装点和审美的对象,而更是一种广泛的存在和无限的人生关...
关键词:民间习俗 灯彩 传统 人生关怀 节日 节俗 
美育的人生关怀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26-28,共3页李田 
美育是以美育人的一种教育形态和文化形态,美是美育的灵魂,育是美育的本体。其宗旨在于成人树人,使人成为高度文明的人,完美的人,拥有美好人生的人。美育所秉持的是唯美主义,和教育的理想主义与教育的美育主义,属于人文教育范畴...
关键词:美育 人生 教育形态 理想主义 文化形态 人文文化 人文教育 范畴 
麻木的枯干与丰富的痛苦——从《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看穆旦的人生关怀
《牡丹》2016年第7X期14-15,共2页季晨雨 
《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长久以来一直被视为一首表现了穆旦爱国情怀的代表诗作,诗人以一个冬夜的小村庄为视点,对抗战时期农民生活的苦难与艰辛做了细致而深刻的描写,表现了一种沉痛的忧国忧民的感情。然而这首诗的深度并未停留在这一...
关键词:穆旦 个体人生 冬夜 艾青 现代性 活着 沉重感 人文关怀 精神空间 深层剖析 
朴素与淡然中的人生关怀——青年作家李远散文印象
《躬耕》2016年第6期63-63,共1页李青友 
南阳乡贤冯友兰先生常常强调“读书得间”,就是读书时要在字里行间看出深意来。读李远的散文,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别开生面的叙说、深入浅出的论理、恬淡自然的哲思、其乐融融的雅趣,更重要的是那朴素、淡然的文字里所蕴含着的人生关怀。
关键词:人生关怀 青年作家 散文 朴素 印象 冯友兰 读书 哲思 
迟子建小说中的人性关怀
《人间》2015年第35期4-5,共2页牛燕妮 
迟子建是一位悲天悯人的作家,这不仅源自于自身的生活经历,同时也来源于自己对于人生,对于自然的透彻的感触。她是忧伤的,但又不失温情,用她那暖暖的笔调,给了读者向上的力量。本篇论文主要从她笔下的自然和人生两个方面来写出迟...
关键词:人生关怀 自然关怀 女性形象 
“人生关怀”工程:民生幸福的重庆探索
《中国民政》2015年第5期36-38,共3页闫晓英 周京 张希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越来越体现在各地政府的政策决策之中,对民生的关注和人们幸福感的提升日益成为政府的主要任务和责任。重庆作为我国五大中心城市、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以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节点城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
关键词:民生幸福 重庆市 人生关怀 工程 中心城市 改革开放 社会建设 执政理念 
再论中国古诗之憾及原因分析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5年第2期53-55,共3页张艳 
中国古典诗歌含义隽永,卷帙浩繁,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但是我们在为此自豪之余,也要保持内心的冷静,看到瑰丽灿烂的另一面,只有这样才有能力传承优秀文化,也才有利于新文化的开创。再次深入探究中国古诗的缺憾,并就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人生关怀 超越 理性 艺术手法单一 厚重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