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解读

作品数:97被引量:6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胡光志靳文辉朱珂郭荣琴张小兵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四川大学河南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被吃者”到“吃人者”——悲剧理论视域下《金锁记》人性解读被引量:1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年第11期1-5,共5页严娱婷 黄红春 
张爱玲《金锁记》的主人公曹七巧充满了悲剧意味。张爱玲本人认为曹七巧是一个“彻底的人物”,但由于人性的复杂性,曹七巧身上依然具有许多“不彻底性”。因此,直接将曹七巧的原真本性定义为“残缺”存在一定的争议。该文以亚里士多德...
关键词:悲剧理论 《金锁记》 不彻底性 突转 幻象 苍凉 
从心灵的挣扎到人格的升华--对辛弃疾《水龙吟》词两处用典的“人性”解篠
《语文教学研究》2022年第5期55-57,共3页李天嵩 
辛弃疾经典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表现手法上用典自然贴切,其中“季鹰归未”“求田问舍”两处典故,课本注释语焉不详,论者们亦有多样化解读。本文尝试从“人性”角度作简略解读,还原这位伟大爱国词人血肉饱满的真实形象,由此深...
关键词:辛弃疾 水龙吟 典故深意 人性解读 
东野圭吾小说《祈祷落幕时》多元解读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10期32-37,共6页张晓东 
作为社会派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坚持写实与本格相结合的创作手法,精妙的推理之后揭示的不仅仅是迷题,更是真相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以及人性。《祈祷落幕时》可以称得上是东野圭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既袭承了传统推理小说抽丝剥茧般...
关键词:东野圭吾 祈祷落幕时 人性解读 救赎 
科学与人性——小说《三体》的人性解读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0年第12期74-75,共2页宋睿雪晴 
刘慈欣的小说在宏大的硬科幻图景下,作品中的“人性”颇为复杂。人性在反乌托邦与科学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发生了变化,人类必须在生存的困境下对“道德”与“功利”进行抉择。《三体》具有传统文学所没有的科学之美,刘慈欣在《三体》中对...
关键词:《三体》 科学性 人性复杂性 
背叛、救赎与回归:《追风筝的人》阿米尔人性解读被引量:1
《唐山文学》2019年第6期183-186,共4页康秦齐 
《追风筝的人》通过对两个处于不同阶层阿富汗少年生存与精神状态的观照,重点结合对主人公阿米尔个体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特有的情感与心路历程的分析,能够全面了解动乱时代阿米尔初期人性的迷失与背叛特征,以及逐步趋于成熟并积极寻求自...
关键词:阿米尔 主人公 《追风筝的人》 
帕特里克代表作《香水》中的格雷诺耶身份与人性解读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第11期75-77,共3页赵昕 
《香水》是德国著名作家帕特里克于1985年所撰写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帕特里克的代表作之一。在小说中帕特里克刻画了一个具有异能的人物形象——格雷诺耶,并通过格雷诺耶表达出了人性的本质。针对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香水》解读的人性缺...
关键词:帕特里克 《香水》 格雷诺耶 身份 人性 
忙之错?爱之难?——沈从文《边城》的人性解读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18年第6期31-33,共3页张向峰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经典作品。著名文学评论家李健吾先生认为:《边城》是一部"田园牧歌式的杰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亚洲周刊》在评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时,将《边城》评为第二名。这些足见《边...
关键词:《边城》 沈从文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评论家 解读 人性 《亚洲周刊》 经典作品 
继承、发展与重构:电影改编视角下对《湘女萧萧》的人性解读
《贺州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97-100,共4页丛杨 蔡颂 
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党建课题(DJ0603);2016年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智库课题(ZK20160331005)
电影《湘女萧萧》由沈从文小说《萧萧》改编而成。《湘女萧萧》改编成功,得益于对原著文学意象的生动阐释和对小说原有情节的补白延伸,在对原著进行影像化改编的同时,导演谢飞实现了对原著中人性内核的重构与当代审思,其改编手法与创作...
关键词:《湘女萧萧》 继承 发展 重构 人性 
善与恶:《辛德勒名单》之人性解读被引量:1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74-76,共3页王保权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精神分裂分析视域下梅尔维尔小说<白鲸>的研究"(16D007)
从善与恶两个方面解读了小说《辛德勒名单》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所表现出的人性。从善的方面看,认为辛德勒与"德奸"伯斯科和无名英雄等人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保护犹太人免遭屠杀,是值得称道的英雄。从恶的方面看,指出阿蒙·格特、"犹奸"斯...
关键词:《辛德勒名单》 人性   
余华《兄弟》中人物形象的人性解读被引量:1
《纳税》2017年第16期167-167,共1页都雪萍 
2003年,在美国东奔西跑了七个月后,余华开始了《兄弟》的写作,本来不准备写长篇的他,一口气写了五十多万字,完成了这部小说,小说里塑造了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李光头和宋钢,以小人物个人命运述说着整个时代的悲欢离合,上部专注于"文...
关键词:兄弟 余华 角色 人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