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生命

作品数:238被引量:7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高福孙明伟李寅洪泂王冬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形机器人发展史
《无线电》2025年第3期14-22,共9页悦文 田阳 路克记录 
在早期的人类文明,对“人造生命”的想象已经生根发芽。西周时期,偃师(见图1)用皮革、木料与胶漆制成歌舞人偶,其“瞬目而招,手舞足蹈”的灵动姿态,令周穆王难辨真假。这一记载于《列子·汤问》的传说虽充满玄幻色彩,却印证了东方文明...
关键词:东方文明 人形机器人 西方神话 人造生命 仿生机械 致命弱点 液态金属 早期探索 
医学技术发展的新阶段:医学新质高技术
《医学与哲学》2025年第4期1-9,共9页杜治政 
当今医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以人工制造、再生、合成、增强人体组织和器官,甚或再造生命体为主要特征的医学新质高技术的阶段;经验的医学、实验和循证的医学和新质技术的医学三者并存,可能是当今和以后医学发展的总体框架;与...
关键词:医学新质高技术 合成生物学 人造生命 去自然化 人与自然共在 
人工智能,让“养老”变“享老”
《世界博览》2024年第20期12-17,共6页青溪 nandy(图)  
人类对于人工智能(AI)的想象很早就开始了,很多文学作品和精彩的科幻电影为我们塑造了各式各样经典的人工智能形象,例如希腊神话中用青铜铸就的金属巨人塔罗斯,《列子·汤问》中献给周穆王的能唱歌跳舞的倡优。1818年出版的科幻小说《...
关键词:科幻电影 人造生命 塔罗斯 周穆王 希腊神话 
科技新闻
《中国科技信息》2024年第10期8-10,共3页科技新闻 
我国科学家在酿酒酵母染色体臂的精简与合成重构研究获进展作为包含物种所有遗传信息的复杂序列,基因组存在普遍的冗余性。除了维持生存所需的必需基因外,基因组还具有大量辅助型核心基因,使得生命系统在面对复杂环境变化或者部分基因...
关键词:人造生命 必需基因 生命本质 遗传信息 辅助型 核心基因 冗余性 重构研究 
AI作为孕育机器:出生、母体与创伤被引量:1
《新文科教育研究》2024年第1期100-114,143,共16页姜宇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德勒兹与加塔利生命诗学研究”(编号:21BWW012)阶段性研究成果。
出生与死亡都是与人的有限性相关的根本哲学问题,但在西方哲学史上,前者却向来为人忽视。在近来的两部关于出生的专著之中,奥博恩和伊利格瑞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出生进行了深入思考,由此呈现出三条不同的线索。第一是在海德格尔的《存在...
关键词:出生 去根基 间隙 母体 人造生命 
健康
《凤凰周刊》2023年第32期18-18,共1页
人造生命体或引发医学“新革命”。在科学文献和通俗文学中,人造生命是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它让人联想到爬行的黏液生物或特别可爱的人工设计宠物。问题也随之而来:人造生命在地球环境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地球环境中所有的生命体都...
关键词:科学文献 人造生命 人工设计 通俗文学 生命体 
合成生物学袭来
《国企管理》2023年第8期76-78,共3页陈邦祺 
所谓合成生物学,就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对天然存在的生物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人造生命”。对科学家而言,合成生物学可以被归纳为“格物致知”“造物致知”“建物致用”。应用价值,正是从构建一个菌株开始。
关键词:合成生物学 人造生命 人工合成 格物致知 自然界 
基于植物底盘的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研究及其应用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23年第7期72-75,共4页王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基于植物底盘的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研究及其应用”资助;项目主要研究人员有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勇、张鹏、李旭、李建华、常天根、吕华军,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黄胜雄、曾英、方欣、黄建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王国栋、许操、张华伟,上海交通大学唐克轩、苗志奇、肖晗、黎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崔光红,上海师范大学黄学辉、张小琪、俞芳。
近年来,合成生物学从单细胞的生物元器件和回路的研究逐渐过渡到多细胞的复杂体系.从复杂分化的多细胞植物及多样的次级代谢切入进行合成生物学研究,有助于人类在更复杂的层面上理解生命运行的规律,更深入地认知人造生命设计和构建的科...
关键词:合成生物学 人造生命 工程原理 药用植物 次级代谢 复杂体系 理解生命 活性成分研究 
模仿认同、模仿艺术与《人工智能》
《世界电影》2023年第3期25-39,共15页 潘源(译) 
<正>最近的认知科学和社会神经科学对人类模仿行为的研究为理解逼真模仿总体上的吸引力提供了基础,尤其是逼真的视觉模仿。本文运用这些观点分析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2001年的电影《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
关键词:艾伦 人造生命 人类的梦想 社会神经科学 模仿行为 研究团队 <正> 
合成生物学隐喻的双重维度
《新华文摘》2023年第6期168-168,共1页马诗雯 王国豫 
马诗雯、王国豫在《科学学研究》2022年第11期撰文指出,合成生物学使修饰、从头设计与化学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基因,进而构建新的生物系统和生命类型成为可能。合成生物学也因此成为哲学和伦理学所重点关注的对象,面临应不应该构建人...
关键词:合成生物学 人造生命 风险治理 人工生命 负责任创新 双重维度 哲学审视 生物学隐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