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烧成

作品数:216被引量:35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马小娥漆虹翟新岗范恩荣徐光亮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日产化学株式会社景德镇陶瓷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陶瓷低温烧成的艺术特点
《陶瓷》2024年第12期39-40,102,共3页张正阳 
现代陶艺不在断地的发展创作方法也出现多元化的趋势。烧成环节在现代陶艺的发展潮流下也变得多样化,陶艺家在创作过程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高温烧成方式,较为原始的低温坑烧、熏烧、乐烧重回人们的视野,古朴随机多变的烧成效果也使得陶...
关键词:现代陶艺 低温烧成 艺术特点 
正交试验法降低陶瓷坯体烧结温度的研究被引量:1
《中国陶瓷》2024年第7期43-47,共5页王金凤 徐平 徐瑜 江彬轩 
在当今严峻的能源形势及我国“双碳双减”的政策背景下,建筑陶瓷企业亟须降低生产能耗。通过以降低建筑陶瓷产品坯体烧结温度为目的,利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不同种类原料及配比对建筑陶瓷坯体烧结温度的影响。同时,实验结果表明:将硼镁粉...
关键词:正交试验 硼镁矿 低温烧成 瓷质砖 坯料 
黄釉以黄喻“皇”一枝独秀
《中华遗产》2024年第6期124-133,共10页詹镇鹏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代表帝王家,那必然是黄色。明清景德镇御窑低温烧成的黄釉,为皇室提供了最尊贵的御用瓷色。一件件黄釉瓷背后,写满了色彩的意义,构建出瓷世界的秩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有一件精美的黄色釉瓷尊,器形复古、敦厚。
关键词:黄釉 北京故宫博物院 景德镇御窑 低温烧成 御用瓷 一枝独秀 
明正德黄底素三彩龙鹤纹葫芦瓶
《中国拍卖》2022年第9期55-55,共1页
正德素三彩是正德期间典型的瓷器。正德素三彩的装饰技法以黄、绿、蓝、紫为主。其制作方法是在器物的瓷坯上刻划出图案纹饰,不施釉,高温烧成素瓷,再在涩胎上以彩釉填绘早已刻画好的纹样,再经低温烧成。素三彩釉色除黄、绿、紫外,尚有...
关键词:明正德 素三彩 高温烧成 低温烧成 装饰技法 鹤纹 图案纹饰 
千流万转话绞胎--从山西博物院藏绞胎器说起
《东方收藏》2021年第11期17-18,共2页海青 
绞胎器是唐代兴起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品,又称作绞胎或绞泥。做法是把深色和白色两种胎泥绞切片叠摞在一起,后根据对器物的设计构思,通过绞揉拉伸等手法使坯料呈现流淌回转等艺术效果。以这样的坯料为材料,经拉坯成型或放到刻好形体的陶范...
关键词:挤压成型 低温烧成 树木年轮 透明釉 绞胎 大理石 设计构思 坯料 
五色斑斓彩釉陶
《上海集邮》2021年第1期29-31,共3页冯赐杭 
施多种色釉的陶器称彩釉陶,是汉代铅釉陶的优秀传扬者。彩釉陶的缤纷色彩,来源于陶釉中所含的着色剂,即铜、铁、钴、锰等各种金属元素。为降低釉料在窑炉中的熔化温度,使金属元素尽快地发挥着色作用,助熔剂铅决不可少。而彩釉晶莹的玻...
关键词:玻璃光泽 二次烧成 低温烧成 金属元素 熔化温度 五色斑斓 助熔剂 施釉 
太钢综合利用公司承担的省重大科技专项通过验收
《支部建设》2020年第35期44-44,共1页 
日前,由太钢综合利用公司承担的山西省重大科技专项《煤基固废制备蓄透水材料技术开发与工程示范》项目,经山西省科技厅项目相关负责人、专家组现场考察、审阅资料、质询讨论,最终圆满通过结题验收。该项目紧密围绕煤基固废粉煤灰、炉...
关键词:重大科技专项 现场考察 资源化综合利用 低温烧成 工程示范 山西省科技厅 结题验收 集成创新 
釉上低温丝印颜料的研究
《当代化工研究》2020年第22期123-124,共2页余开明 余少华 江良 江超 
本文以"釉上低温丝印颜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影响颜料彩烧温度的因素,在总结现有平、丝印陶瓷釉上颜料的熔剂组成成份的基础上,对原料的选择,配方组成,影响铅、镉溶出量,以及对部分色剂改制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影响颜料铅、镉出量的因...
关键词:釉上 丝印颜料 低温烧成 
碳化硅质高温陶瓷膜的低温烧成
《现代技术陶瓷》2020年第5期312-316,共5页张久美 程之强 薛友祥 赵世凯 唐钰栋 宋涛 李小勇 李杰 
2016年度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本文以碳化硅骨料、章村土系结合剂和核桃壳粉为原料,通过等静压成型工艺和低温烧结制备了碳化硅质高温陶瓷膜材料。研究了成型压力对坯体强度以及成型压力和烧成温度对膜材料强度、孔径、气孔率和透气阻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当成型压力...
关键词:低温烧成 碳化硅 高温陶瓷膜 
造型各异的古代三彩瓷枕被引量:1
《东方收藏》2020年第7期12-18,共7页姜兵 
我国古代的三彩枕,是指从唐代至清中期生产的低温彩色釉陶瓷枕。其先素烧胎体,再在胎体上施彩釉后低温烧成,釉色呈黄、绿、白、酱等多种色彩,以北方窑口烧造为主。三彩枕有匣钵、支垫具、垫饼等装烧工具,侧面上遗留有三枚支钉痕,表明是...
关键词:低温烧成 彩色釉 胎体 素烧 匣钵 窑口 器型 三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