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傀儡

作品数:19被引量:3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叙武胡颖刘琳琳张哲康保成更多>>
相关机构:长江师范学院西南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文史知识》《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华戏曲》更多>>
相关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肉傀儡表演的三个阶段——兼论北曲杂剧的最终形成被引量:1
《戏剧艺术》2024年第1期74-86,共13页刘叙武 
肉傀儡表演据形态可分为嬗递发展的三期——百戏阶段、戏弄阶段、戏剧阶段。百戏阶段的肉傀儡表演仅装扮人物而不演故事,来源于佛教行像仪式,如今中国各地的抬(台)阁、芯子、飘色、肩膀戏等即其遗存;戏弄阶段的肉傀儡表演已具简单、滑...
关键词:肉傀儡 百戏 爨弄 连厢搬演 北曲杂剧 
戏房形成考
《戏剧艺术》2023年第5期109-119,I0006,共12页陈佳宁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戏剧文物于宋金戏剧形态新证”(23CZW019)的阶段性成果。
戏房,又称“后台”,与用于表演的“前台”相对,是舞台极为关键的一部分。虽然戏房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在传世文献中并未记载,但借助与戏房相关的文物,可以得知其与傀儡戏的演出方式密切相关。最直观的反映是含有戏房的舞台和傀儡戏戏棚的...
关键词:戏房 形成 肉傀儡 戏棚 
傀儡戏与幕表戏
《文史知识》2023年第1期96-99,共4页翁思再 
在宋元杂剧形成之前,民间就有一种不是由人来表演的表演样式,那就是傀儡戏。隋朝时期一位叫颜之推的人,写过一本书叫《颜氏家训》,里面就有对傀儡戏的记载。到了唐朝有一本书叫《封氏闻见记》,该书记录傀儡戏的种类有悬丝木偶、走线木...
关键词:傀儡戏 舞台艺术 戏曲剧种 肉傀儡 川剧高腔 《颜氏家训》 宋元杂剧 表演方式 
论南戏开场脚色“踏场数调”被引量:2
《文化遗产》2022年第5期66-73,共8页刘叙武 
宋元南戏开场部分有脚色随“啰哩嗹”曲调踏场。“啰哩嗹”源自梵语四流母音■、■、■、■。四流母音因具有神秘色彩被僧侣用作咒语,后成为傀儡戏戏神咒,作为傀儡踏棚之调。傣泰民族先民金齿百夷的表演艺术“爨弄”是一种肉傀儡戏或至...
关键词:啰哩嗹 戏神咒 爨弄 肉傀儡 踏棚 
宋代肉傀儡新论——兼谈“鲍老”的表演形态被引量:1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120-135,共16页陈佳宁 
在肉傀儡的先行研究中,孙楷第提出的“乘肩小儿说”最有影响力,但此说存在多处漏洞。肉傀儡是悬丝傀儡发展到较高水平后衍生出的一种新的傀儡戏形式,除演员替换为真人外,其他一切表演要素如舞台布置、操控手法都是对悬丝傀儡的沿袭,表...
关键词:肉傀儡 乘肩小儿 悬丝傀儡 牵丝 鲍老 
试述泰国孔剧的艺术特色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114-122,共9页刘叙武 周睿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孔剧是泰国传统戏剧样式,专门演出史诗《拉玛坚》故事。孔剧以折子戏为主要演剧形式,实行脚色行当制,表演动作高度程式化,以本土腔调吟诵唱词,但"演"与"唱"分属不同演员司职,其实质是发展...
关键词:孔剧 折子戏 脚色行当 程式 肉傀儡 连厢搬演 
耍孩儿·台阁(抬阁)·肉傀儡被引量:2
《戏剧艺术》2020年第1期39-48,共10页康保成 张哲 
金元时期已广泛使用的曲牌[耍孩儿],来自将幼童扛在肩上玩耍的一种游戏,亦即"肉傀儡"。幼童若以土木制作的假娃娃充任,便成为傀儡戏。艺人在演唱傀儡戏时专腔专用,此唱腔便演变为曲牌。文献中记载的"肉傀儡"现在依然保留在全国各地,多...
关键词:耍孩儿 肉傀儡 抬阁 台阁 芯子 飘色 
布袋戏历史探源被引量:3
《四川戏剧》2019年第11期11-16,共6页黄李娜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巴渝木偶戏的田野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2017YBYS1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布袋戏的历史即为掌中戏的历史。掌中戏作为与幻术一般的技艺最晚约在东晋之前由西域传入,此后经历了漫长的中国化过程。掌中戏在不同年代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名称,肉傀儡是掌中戏发展到唐宋时期的称谓,明清时期福建泉、漳等地则称之为...
关键词:木偶戏 布袋戏 掌中戏 肉傀儡 历史探源 
杂剧《真傀儡》新探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17-23,共7页曹明琴 刘天振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第二期)项目“明清浙北戏曲家研究”(项目编号:18WH30041ZD-9Z);浙江师范大学第七期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序号3)的阶段性成果
明杂剧《真傀儡》本事出自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一书,并据《萍洲可谈》加以敷演。其作者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分别有王衡、陈继儒、无名氏之说。从现存研究成果看,对《真傀儡》作者的研究普遍忽略了与创作心理、文本意旨的结合。将相...
关键词:《真傀儡》 本事 王衡 单折剧 肉傀儡 
向传统致敬的先锋表达——先锋话剧《五脊六兽》提供的讨论空间
《东方艺术》2019年第2期39-42,共4页孙红侠 
《五脊六兽》未必是蓄意要表达哲思的一出戏,也不见得是要给观众讲述一个多大程度上以情节取胜的故事。故事不是不重要,但有时感觉更重要。情节有时不是第一位的,如何展现情节引发思考的舞台作品也许更被需要。这个适合黑匣子演出而并...
关键词:先锋话剧 肉傀儡 舞台呈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