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谐观

作品数:21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亮付小春黄璐詹向红刘辉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民风》《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夏文化》更多>>
相关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儒家传统“和谐观”对社区社会工作的启示
《民风》2024年第11期0113-0115,共3页孙佳妮 
以儒家“和谐观”为核心思想的文化传统,强调人与自然、社会、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为现代社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启示。“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中庸之道”“仁爱互助”等儒家“和谐观”理念为社区社会工作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指导。本文...
关键词:儒家“和谐观” 社区社会工作 社区和谐建设 
中国国际法哲学的自主建构及其规范化进路被引量:3
《武大国际法评论》2024年第1期75-95,共21页江河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际法价值体系的和谐同构研究”(23AFX023)的阶段性成果。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使国际法的法哲学建构成为国际法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发展的基本前提。自近代以来,以殖民体系和单向度全球化为背景,西方国家建构了非正义的国际规则体系,其引发的全球治理问题呼唤负责任大国积极引领国际法...
关键词:基本范畴 单向度全球化 国际法哲学 人类命运共同体 儒家和谐观 
中国传统残障观意涵再探讨被引量:2
《残疾人研究》2021年第3期23-32,共10页牛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残障学生的教育获得感研究”(19YJA88004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新时代残疾人发展型社会政策体系的构建研究”(2572019CG10)
残障观是社会对人类身心障碍差异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与特定的社会形态相适应,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变迁。当代中国社会中的残障研究领域极少涉及身心障碍文化观念问题,对于中国传统残障观意涵的认识亦不充足,仅有一些关于其形成演变...
关键词:传统残障观 先秦 佛教因果论 儒家和谐观 
社会主义和谐观与儒家和谐观之异同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2年第5期78-79,共2页薛良健 
和谐是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尽管社会主义和谐观与儒家和谐观在动态与静态、民主与专制、法治与礼治方面有着根本的不同,但是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却是它们所共同...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观 儒家和谐观 异同 
东亚国家将儒家和谐观与现代法治相融合的经验及启示——以日本、韩国为例被引量:1
《法律文化研究》2010年第1期226-238,共13页张锐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家和谐观与国家治理制度化》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6BZZ010;辽宁大学“211工程”第三期重点学科项目阶段性成果
儒家和谐观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独创的一种文化现象,在国家治理方面,儒家提出了一整套以和谐为理念、以礼为依据、以德为根本、以人为依托的治国理民思想。儒家文化对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发生了持久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和谐观 儒家文化 国家治理 法治 
儒家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6-20,共5页李蕾 
儒家和谐观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思想体系,它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和谐观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借鉴儒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
关键词:儒家 和谐观 当代价值 
儒家和谐观及其借鉴价值被引量:1
《唯实》2009年第8期52-56,共5页郑奕 
儒家和谐观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道德哲学和生存智慧,在中国传统和谐观中占有重要地位。儒家和谐观在经济、政治、生态、文化和理想图式五个方面蕴涵了积极合理的思想内容,对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经济和谐 政治和谐 生态和谐 文化和谐 理想图式 
“和”源初探
《文教资料》2009年第15期58-60,共3页代长斌 
本文以中国古代文化为基础.通过对“和”与和谐的历史发展、和的发源、和谐的前提等问题的分析,找出“和”与和谐的实质与文化根源。
关键词:“和” 儒家和谐观 道家和谐观 中国 古代文化 
儒家和谐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启示被引量:1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2期98-99,102,共3页沈春梅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实现三大关系的和谐,即:人的身心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从分析儒家在这3个方面的基本思想入手,探寻儒家和谐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启示。
关键词:儒家 和谐观 和谐社会 道德至上 仁爱为本 天人合一 
儒家和谐观之我见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18-19,共2页林亮 
儒家认为,和与同异;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儒家所讲的“和”体现了万事万物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和”体现了一种道德修养的准则;“和”反映了儒家对时空平衡以及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可以中庸的方法实现。
关键词:儒家 和谐 共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