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墨

作品数:243被引量:18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孔德立刘金文张希宇方旭东周世兴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上博楚简《鬼神之明》中的儒墨调和思想
《西部学刊》2025年第2期148-151,共4页郑博文 
上博楚简《鬼神之明》着重讨论了“鬼神有所明,有所不明”的问题,简文的论证逻辑与墨家辩论逻辑有着强烈的相似性,内容上同时体现了墨家与儒家的思想倾向,并将其调和融汇在一起,反映出战国中后期楚地儒家思想与墨家思想的激烈碰撞与相...
关键词:儒墨调和 墨家 《鬼神之明》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关于毛泽东儒墨观的探赜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55-60,共6页张昊雷 徐婧圆 
2023年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重大招标项目“‘两个结合’的实践路径研究”(2023XWH004);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俊毅道德文化转型论研究”(20XZX020)。
毛泽东儒墨观指的是毛泽东对于儒家文化和墨家文化的认识以及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在研究儒家文化和墨家文化时并非单纯肯定或批判某种思想,而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辩证地看待儒家文化和墨家文化。毛泽东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儒家...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毛泽东思想 儒家文化 墨家文化 
论王桐龄儒墨政治思想比较研究
《枣庄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23-130,共8页李春保 
王桐龄作为中国近现代著名史家,研究领域涉及中国通史、民族史、墨学史等。他在明清重视理气心性与经史考证之学逐渐转向民国偏重经世致用学风影响之下,对儒墨义理进行性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其研究主要从儒墨政治人物比较、儒墨思想观念...
关键词:王桐龄 墨学 政治人物 政治思想 
论先秦儒墨的葬祭观——兼论葬祭厚薄与至诚之关系
《西部学刊》2024年第8期56-59,共4页饶晓玉 
先秦儒家缘人情之葬祭礼文、墨家利死生之葬祭目的,均可归宿于至诚,即通过委弃、亏损自我以奉养鬼神,委弃自我的程度则代表了奉神的虔诚度。两家的葬祭观在理论导向上均有其合理性,但在礼崩乐坏的特殊时期,其理论在实践上往往有失偏颇...
关键词:儒家 墨家 至诚 葬祭 厚薄 
从儒墨之争看先秦儒学的发展
《黑龙江史志》2024年第4期50-52,共3页范浩 
儒墨之争贯穿于百家争鸣的始终,是先秦学术史上的一桩公案。儒墨两家各有宗旨、学说各异,虽彼此激烈交锋、攻讦辩驳,亦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先秦儒学每一阶段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都可看作是对诸子尤其是其主要论敌墨家学派挑...
关键词:儒墨之争 先秦儒学 攻讦辩驳 
儒与墨的分歧在于经济而非伦理——以荀子对墨家节用思想之批判为线索的论证
《邯郸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25-34,共10页曾暐杰 
荀子对于墨子的批判是为“上功用,大俭约,而僈差等”,以经济思维的批判作为墨学的概括,而非道德论实践上的兼爱理论。而检视荀子的经济思想便可以发现,其多为针对《非十二子》中墨子批判的三个向度而发。由此更可进一步理解到,荀子在作...
关键词:荀子 墨子 富国 节用 显学 儒墨 
由出土文献看儒墨战国时期的交融
《新华文摘》2024年第6期168-168,共1页史大丰 
史大丰在《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23年第5期撰文指出,儒墨在战国时期并称显学,儒墨关系在战国时期呈现出三个阶段,战国初期和战国中晚期是儒墨交融时期,战国中期孟子辟墨,儒墨进行激烈的辩论和纷争,墨家“兼爱”对孟子的“内在超越”产...
关键词:战国时期 出土文献 儒墨关系 师范大学学报 战国初期 内在超越 战国中晚期 战国中期 
柳诒徵的孝道观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5-11,共7页肖朝晖 
孝是中华文化最显著的特色,然近代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在自由、平等、个人主义等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作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核心的“孝”受到猛烈抨击。作为近代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性人物,柳诒徵自清末起就坚守中国固有伦...
关键词:柳诒徵 《伦理口义》 孝道 儒墨之辨 抗战 
由出土文献看儒墨战国时期的交融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8-23,共6页史大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B065);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2CWTJ13);枣庄学院区域文化专项。
儒墨在战国时期并称显学,墨子曾受业于儒术,墨家源于儒家。墨家所反对的,并不是儒家的全部,只是儒家繁缛的礼节、厚葬的奢华、沉湎的音乐、保守的宿命。儒墨在区别的同时,也有更多的相通之处。儒墨之所以能够交融,在于思想层面、社会层...
关键词:文献 儒家 墨家 战国 交融 
儒墨思想比较研究:“仁爱”与“兼爱”
《国学(汉斯)》2023年第3期272-277,共6页窦赫卓 
儒墨两家思想在诸子百家中尤为突出,世称“显学”,但却遭遇了一盛一衰之悬殊历史命运。两家同产生于社会动荡的乱世背景下,都在“以天为证”的加持下赋予自家学说合法性,都强调“爱”这一核心主张,即儒墨两家共同的价值追求与核心思想...
关键词:仁爱 兼爱 儒家 墨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