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宪

作品数:726被引量:1273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震吴卫星陈海嵩莫于川刘洪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对环境权入宪问题的省思和质疑
《宜宾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30-36,81,共8页丁宁 
国家社科重大研究专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基本路径和法律样态研究”(19VHJ016)。
早期学界对于环境权政治性意义的认知偏离和当下学界所表现出的宪法学和环境法学的分野,使得环境权入宪问题浮于理想化,忽略了现实境遇及入宪后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从环境权的权源、权利主体和权利内容上来看,环境权自身存在先天不足的...
关键词:环境权 宪法 基本权利 权利 
日本“紧急事态条款”入宪论争及其实质研判被引量:1
《东北亚学刊》2023年第1期31-48,146,共19页王方 吕耀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日本海洋战略及政策研究”(20FJB006);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日本外交战略及中日关系研究”(GJ08-2017-SCX-2974)。
近年来,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自然灾害等为由,日本修宪势力谋求将“紧急事态条款”写入宪法,以便突破“和平宪法”限制,确立“国家总动员体制”,实现海外动武乃至发动战争。1889年《明治宪法》中曾设有“紧急事态条款”,被认为是其走上...
关键词:日本 紧急事态条款 和平宪法 修宪 战争 
近代中国“审计入宪”的历程、动因及历史启示被引量:3
《审计与经济研究》2022年第6期1-9,共9页夏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027)。
随着政权的更迭,近代中国先后有九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问世,其中大部分都写入了审计的条款。20世纪20年代,联省自治背景下颁布的大量省宪中的审计条款更是全面而具体。近代的“审计入宪”符合宪法之要义,也是国家和地方治理的内在需求...
关键词:近代中国 宪法 审计制度 审计入宪 省宪 政府审计 
中国环境法治发展总体结构与环境法典编纂指引——以“生态文明入宪”为中心的分析被引量:16
《法学论坛》2022年第4期127-137,共11页陈海嵩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中的多元规范及其协同机制研究》(20AFX023)的部分成果。
对中国环境法治发展的认识须围绕相应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而展开。“生态文明入宪”既是对中国环境法治发展实践经验的规范化表达,也是中国环境法治发展理论成果的高度凝练,对中国特色环境法治体系的形成具有价值导向功能,对环境法律...
关键词:环境法治发展 环境法典编纂 生态文明入宪 党的领导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劳动争议裁判的路径与方法——以核心价值观入宪为背景被引量:8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2年第1期22-33,共12页沈建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课题“劳动法律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及其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9VHJ017)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价值宣示、论证补强、规则补充、规则修正四种方式融入劳动争议裁判实践,但无论哪种融入方式都欠缺论证,也未顾及核心价值观条款入宪这一规范变化,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当下核心价值观入法研究本身的问题...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劳动法 劳动争议裁判 符合宪法的解释 
生态文明入宪背景下的环境宪法研究被引量: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14-20,共7页谭万霞 李越开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困境与破解路径研究”(20XFX007);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重点项目“广西侗族习惯法文化在乡村治理新体系中的影响研究”(20AFX001)。
环境宪法是指在宪法位阶上以环境保护、经济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规范体系。我国环境宪法主要是宪法或宪法修正案中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条文。宪法序言中“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为国家任务的宣示,符合环境保护的宪法目的,要求通...
关键词: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环境宪法 环境权 
设区的市立法权入宪的价值维度被引量:1
《学术交流》2021年第4期59-67,共9页李店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法治语境中的司法审判与公民参与良性互动机制研究”(19BFX010)。
2018年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规定正式写入宪法第100条第2款,实现了设区的市立法权在宪法规范层面的确认和升格。设区的市立法权入宪具有重要的规范价值、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规范价值体现为形式上提供设区的市立法权的宪法依据、...
关键词:设区的市 立法权入宪 地方性法规 
生态文明入宪视阈下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论被引量:16
《求是学刊》2020年第2期1-13,共13页张震 张义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生态文明入宪研究”(19BFX158);2019年重庆市博士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环境保护执法的宪法与法律规范研究”(CYS19157)。
国家生态安全的维护亟待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的建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与生态文明入宪作为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的两个基本支撑点,是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从政治性与法治性角度得以诠释和推行的关键,也是中国问题立场指导...
关键词:生态文明入宪 生态安全 法治保障体系 总体国家安全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权伦理学研究述评
《道德与文明》2019年第4期99-105,共7页郑丽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X2X020)
改革开放以来,人权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宪法法律的基本价值诉求。而这一价值观念的巨大变迁,要归因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重塑着一个社会的价值理念、行为模式和运行规则。人权伦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关键词:市场经济 人权入宪 人权伦理 
非洲国家宪法环境权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人权研究(辑刊)》2019年第1期242-267,共26页张小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对非投资的环境法律风险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7CGJ020)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60年代开始,非洲各国纷纷独立,与此同时,环境权被西方社会提出,环境权入宪成为国际社会最热点的问题。在殖民资源掠夺、非洲环境危机和西方法律移植的背景下,《非洲人权和民族权宪章》首次在区域性人权公约中提出环境权保护。199...
关键词:非洲宪法 环境权 环境权入宪 可诉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