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恰慈

作品数:59被引量:8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曹莉黄一曹万生张惠许丽青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学评论》《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浙江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艾略特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从新批评视角浅析中国现当代诗歌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3年第2期13-14,共2页于洋阳 
英美新批评是20世纪西方极为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特别是对诗歌分析领域。文本细读,"非个性论",语境分析,悖论,反讽都是至今影响很大的常用文学批评概念。1930年代我国诗人,翻译家曹葆华将新批评引入中国,给中国文坛带来极大的...
关键词:英美新批评 艾略特 瑞恰慈 中国现当代诗歌 
“新批评”在中国的早期译介研究被引量:3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88-91,共4页张惠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0YBB285);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10C1119);吉首大学校级科研项目(09JD052)
"新批评"在中国的早期译介是"新批评"与中国文学关系研究的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一定的契机下,中国学者开始译介"新批评",主要集中在艾略特、瑞恰慈作品的翻译与介绍上;通过展示早期译介的基本状况,对"新批评"引入中国的文化语境及译介...
关键词:“新批评” 早期译介 艾略特 瑞恰慈 文化语境 
诗学中的“意义”阐释——钱锺书与瑞恰慈、艾略特的诗学理论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10年第11期97-103,共7页许丽青 
根据钱锺书自己的研究,可以看出他早在大学时代便开始关注西方的文学和文艺发展动态了。梳理一下《谈艺录》《、管锥编》和《七缀集》,就可以看出钱锺书对英国诗学理论的大量引鉴,20世纪I.A.瑞恰慈和T.S.艾略特的诗学曾引起过他的深...
关键词:T.S.艾略特 诗学理论 钱锺书 瑞恰慈 “意义” 阐释 《谈艺录》 《七缀集》 
新批评与中国现代文学被引量:1
《求索》2009年第4期189-190,186,共3页龚武 
新批评是西方二三十年代兴起的一个现代文学理论流派,它的兴起与发展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几乎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同步,并对之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重点考察这种影响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坛的具体过程与独特之处,并指出此种影响对中国现代...
关键词:新批评 艾略特 瑞恰慈 中国现代文学 
论现代派的知性诗学被引量:3
《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147-152,共6页曹万生 
现代派对柯尔律治、艾略特、瑞恰慈的知性理论作了广泛介绍与阐发。柯尔律治的智力调谐理论演变为艾略特诗是经验、避却抒情、非个人化的客观理性的理论;演变为瑞恰慈的强调诗对经验中的兴趣、思想中的对立因素的平衡、组织、管理、有...
关键词:现代派 诗学 知性 柯尔律治 超现实主义 艾略特 瑞恰慈 非个人化 
中国新诗“经验”之说的引进与确立
《河北学刊》2007年第1期143-147,共5页陈均 
自20世纪30年代起,中国新诗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范型转换,即在诗学观念上由“情感”向“经验”的转换。这一诗学观念的转变,既表现为这一阶段对于艾略特、里尔克、瑞恰慈的译介,亦表现为诸多诗人与批评家的争论与不同的阐释。本文梳理了这...
关键词:情感 经验 艾略特 里尔克 瑞恰慈 
《北平晨报·学园》附刊《诗与批评》读札〔下〕被引量:4
《新文学史料》1997年第4期149-155,共7页孙玉石 
《北平晨报·学园》附刊《诗与批评》读札〔下〕孙玉石(五)《诗与批评》与卞之琳、李广田及其它除何其芳外,《汉园集》三诗人的卞之琳、李广田均在《诗与批评》上发表作品。他们很可能是“诗与批评社”的成员,即使不是,也因是曹葆...
关键词:象征主义 现代诗论 卞之琳 瑞恰慈 李广田 传统与个人才能 文学批评 艾略特 学园 批评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