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感热通量

作品数:24被引量:19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栋梁何金海张浩鑫范广洲吴国雄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沙漠》《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气象学报》《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青藏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藏高原与中国西北干旱区地面感热季节增强时间的差异及相互关系被引量:3
《高原气象》2023年第2期283-293,共11页王蕊 李栋梁 王慧 卢国阳 刘丽伟 黄鹏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A2098);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干旱基金项目(IAM202109);“一带一路”太阳能高辐射区光能开发潜力与利用效率评估应用项目(2020C-34)。
利用1982-2015年中国西北干旱区88个、青藏高原中东部70个常规气象站逐日地表感热通量计算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和中国西北干旱区地表感热的气候差异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在春季感热增强的时间普遍早于中国西北干旱区...
关键词:青藏高原 西北干旱区 地表感热通量 相互作用 
CMIP6全球气候模式对青藏高原中东部地表感热通量模拟能力评估被引量:4
《大气科学》2022年第5期1225-1238,共14页王美蓉 周顺武 孙阳 王军 马淑俊 余忠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7434、41605039;中国气象局气象软科学项目2022ZDIANXM28。
利用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气象台站常规观测资料、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的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过程高分辨率(逐小时)综合观测数据集(2005~2016)、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的历史模拟试验数据和卫星辐射资料,定量评估...
关键词:青藏高原 CMIP6模式 地表感热通量 地气温差 冷偏差 
青藏高原中东部地表感热趋势转折特征的季节差异被引量:6
《大气科学》2022年第1期133-150,共18页王慧 张璐 石兴东 李栋梁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A2098。
本文利用气候变化趋势转折判别模型(PLFIM),分析了1982~2018年青藏高原中东部70个气象站点地表感热趋势演变特征的季节差异,并利用线性倾向估计和方差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了影响不同季节地表感热变化的关键气象要素。结果显示:(1)高原中东...
关键词:青藏高原 地表感热通量 趋势转折 地气温差 地面风速 年代际变化 
夏季青藏高原地表能量变化对高原低涡生成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2
《高原气象》2019年第6期1172-1180,共9页李黎 吕世华 范广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5016,91537214)
利用1986-2015年夏季一日4次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近30年来夏季青藏高原地表感热、潜热通量以及高原低涡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选取夏季高原低涡生成的关键区,利用相关性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夏季高原地表感热、潜热...
关键词:高原低涡 地表感热通量 地表潜热通量 相关性 
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地表感热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6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8年第2期127-136,共10页张超 田荣湘 茆慧玲 张志非 申紫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337212)
基于1970—2015年青藏高原地区78个站点的观测资料,应用物理方法计算了高原中东部地区的感热通量。利用小波分析、相关性分析等研究了高原中东部感热通量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高原年平均和春夏季节,感热通量周期为3~4 a,而...
关键词:感热通量 周期 影响因子 相关 
基于多种资料的青藏高原地表感热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8年第1期1-10,共10页武正敏 陈权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藏高原深对流活动及其对大气成分的输送过程研究(41475037);青藏高原地-气水热平衡和高原低值系统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91537214)
青藏高原地表感热通量是高原热源的主要分量之一,对高原局地天气系统、我国天气气候以及亚洲季风等都有着重要影响。选取1980~2016年青藏高原的站点资料和ERA-Interim、NCEP1、NCEP2再分析资料,计算高原地表感热通量的分布状况和时间变...
关键词:青藏高原 地表感热通量 资料对比 
春夏季青藏高原与伊朗高原地表热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相互联系被引量:12
《气象学报》2017年第2期260-274,共15页张浩鑫 李维京 李伟平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3CB430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5075;91437219)
伊朗高原和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对东亚区域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基于1979—2014年欧洲中心ERA-interim月平均再分析地表热通量资料,分析了春、夏季青藏高原与伊朗高原地表热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春、夏季青藏高原与伊朗高原地表热通量的...
关键词:青藏高原 伊朗高原 地表感热通量 地表潜热通量 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春季青藏高原感热通量对不同海区海温强迫的响应及其对我国东部降水的影响被引量:15
《海洋学报》2016年第5期83-95,共13页金蕊 祁莉 何金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337216;91437216;4147508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2CB417403;2013CB430202);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PCSIRT);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本文利用在青藏高原适用性较好的ERA-interim地表感热通量资料,研究了1981-2010年青藏高原春季地表感热通量的年际变率与前期不同海区海温强迫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对我国东部降水可能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青藏高原地表感热通量的...
关键词:青藏高原 地表感热通量 海温强迫的响应 东亚春季降水 
青藏高原地表感热通量的近期变化趋势被引量:38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第7期923-932,共10页阳坤 郭晓峰 武炳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875009;4081005900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群项目(编号:KZCX2-YW-Q11-01)和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资助
最近30年,青藏高原气温明显上升,风速明显减弱.青藏高原的地表和大气热源强度在如何变化成为季风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应用青藏高原1984~2006年期间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两类计算方法获得的青藏高原地表感热通量的变化趋...
关键词:青藏高原 稳定度 通量参数化 感热趋势 
关于亚洲夏季风爆发及北半球季节突变的物理机理的诊断分析:Ⅱ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地表感热加热的作用被引量:42
《气象学报》1999年第1期56-73,共18页张永生 吴国雄 
国家"八五"攀登B项目;国家自然基金
本文是系列文章的第二篇,首先分析了1989年亚洲夏季风爆发时期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地表感热通量和大气温度场季节变化的基本特征,着重讨论了春季高原地表感热加热和亚洲季风爆发的联系,然后分析了1980~1989年10a南海...
关键词:青藏高原 地表感热通量 亚洲 夏季风爆发 季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