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

作品数:3145被引量:5551H指数:3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连劭名岳洪彬王蕴智岳占伟孔德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北京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刊孤本《新刻全像商代通俗演义志传》考——兼论其与《武王伐纣平话》《封神演义》的学术关系
《文学遗产》2025年第1期116-130,共15页潘建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项目“中国俗文学东亚流播史研究”(项目编号:23STA009)阶段性成果。
《新刻全像商代通俗演义志传》(简称《商代志传》)是近年新发现的一部明刊孤本章回体小说,残存卷三凡十二则,乃武王伐纣系列小说中最新增入的一环。它与元代《武王伐纣平话》存在一定亲缘关系,但又具有自身独特的文本面貌,诸如“东伯侯...
关键词:明刊小说 世德堂 《武王伐纣平话》 《封神演义》 姜子牙 
盘龙城遗址商代灰坑的土壤微形态观察
《江汉考古》2024年第5期125-132,共8页李春霞 张海 庄奕杰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CSC)“2022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证书编号202206010173)。
本研究对盘龙城遗址王家嘴、杨家湾北坡两个地点灰坑内堆积进行了土壤微形态观察。通过薄片观察,我们确定研究涉及的灰坑均为倾倒废弃堆积的场所,但因所处功能区不同,坑内堆积在包含物和土壤发育程度上均存在差别。王家嘴居址区内的H15...
关键词:盘龙城遗址 土壤微形态 灰坑 废弃堆积 微观考古 
陕西清涧县寨沟商代遗址
《考古》2024年第10期34-52,F0002,共20页孙战伟 于有光 种建荣 曹大志 
2022~202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对寨沟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大面积的夯土建筑基址、墓葬、铸铜遗存和一般居址等,出土陶器、铜器、玉器、石器、蚌器、卜骨等,鱼塔梁地点出土有较多铸铜陶范。此次发现对探讨商代方国政...
关键词:陕西清涧县 寨沟遗址 商代晚期 
商与远方——商代高放射性成因铅资源时空演变与流通模式的初步探索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4年第9期84-104,共21页马仁杰 崔剑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古代铅锡金属物料溯源指标及其变化规律研究”(项目批准号:2022YFF0903702)阶段性成果。
商代高放射性成因铅资源并非铁板一块,它的内部演变更在区域之间基本同步。本报告初步梳理了商时期中原与周边地区铅料资源的演变情况,将高放射性成因铅资源归纳为HRL(A)、HRL(B)两组类型,HRL(A)组以郑州商城等为代表,HRL(B)组主要包括...
关键词:商代 金属资源 高放射性成因铅 时空演变 流通模式 
湖北武汉黄陂郭元咀遗址商代灰坑(H60)发掘简报
《文物》2024年第5期4-20,1,共18页胡刚(领队/执笔/摄影) 程小锋 蔺诗芮 余乐(摄影) 魏付丽(绘图) 
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郭元咀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道二程书院北部,坐落于鲁台山北麓、水东岸的台地上。遗址南北长300、东西宽100米,因受城市建设影响,现存面积不足3000平方米(图一)。2019~2020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
关键词:发掘面积 灰坑 文物管理所 郭元 考古文博 发掘简报 武汉市黄陂区 商代 
陕西清涧寨沟遗址后刘家塔商代墓葬科技考古鉴定与分析被引量:2
《考古与文物》2024年第2期140-152,共13页李楠 左豪瑞 杨凡 闫欣 杨颖亮 吴小红 孙战伟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课题“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国家建立阶段人群、技术与生业研究”(编号:2023-C-KJ-005)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人及动物骨骼的碳十四年代测定,陕西清涧后刘家塔墓地4座墓葬的日历年代集中在商代晚期,M1年代略早于其他墓葬。墓地出土人骨6例,均为成年个体,男性多于女性。该人群骨骼创伤与病理现象多见,骨膜炎、“跪距面”高发,日常食物以粟、...
关键词:清涧县 寨沟遗址 后刘家塔墓地 商代晚期 科技考古 
河南安阳市辛店遗址商代晚期墓被引量:3
《考古》2023年第6期30-45,F0002,共17页 孔德铭 孔维鹏(执笔/绘图/拍摄) 赵俊杰 郭士嘉(绘图) 申明清(拍摄) 黄小芳(绘) 周娜(绘)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中华文明早期发展关键阶段核心聚落综合研究·黄河流域商晚期都邑综合研究”(项目编号2022YFF0903602)的阶段性成果。
2018~2019年在辛店遗址发掘的两座殷墟第四期晚段墓葬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具为一棺一椁,出土遗物有陶器、铜器、玉石器、漆器等。M24出土青铜器铭文为“陶戈”“戈”或“陶”,M49出土青铜器铭文为“戈”或“戈”。墓主可能是“戈”...
关键词:河南安阳市 辛店遗址 长方形竖穴土坑墓 商代晚期 “戈”族 
浅析青铜盂的自名、形制和功能被引量:1
《形象史学》2023年第1期69-86,共18页李金鑫 
一问题与缘起目前发现的自名为“盂”的青铜器已有二十余件,关于其功能,各家在著录时,多称为水器,1或称为食器,2或两者兼有,以朱凤瀚先生的说法最为明确,体量较大的盂为水器,体量较小的盂功能同簋,为食器。3历史文献中,同样也有水器和...
关键词:商代晚期 食器 春秋战国之际 青铜器 体量 水器 自名 历史文献 
叶家山曾侯墓地出土晚商青铜器组科技分析研究被引量:1
《中原文物》2023年第1期107-114,共8页郁永彬 陈建立 陈坤龙 梅建军 陈丽新 黄凤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随州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考古发掘报告”(批准号:14ZDB05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先秦时期中原与边疆地区冶金手工业考古资料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7ZDA21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出土西周青铜器的科学分析及相关问题研究”(批准号:22FKGA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叶家山晚商青铜器组多数器物上有族氏铭文,对研究商代晚期青铜器流通、商末周初青铜器矿料利用规律和西周早期青铜器“分器”制度具有重要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这批器物有铸造和铸后受热两种组织形态;合金类型以铅锡青铜为主,另有少量锡...
关键词:叶家山墓地 青铜器 商代晚期 科技分析 
武汉市黄陂区鲁台山郭元咀遗址商代遗存被引量:10
《考古》2021年第7期49-77,F0002,共30页胡刚 程小锋 谢育武 蔺诗芮 
湖北省文物局;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黄陂区文化和旅游局的大力支持。
2019~2020年对郭元咀遗址的发掘,商代铸铜区遗迹主要有建筑类遗迹、灰沟、红烧土堆积坑、熔铸坑、陶范坑和垫土坑等,遗物有青铜器、与铸铜有关遗物、陶器、印纹硬陶器和石器。遗址商代铸铜遗存的主体年代相当于洹北花园庄期至殷墟第一...
关键词:武汉市黄陂区 郭元咀遗址 铸铜 商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