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金文

作品数:40被引量:2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苗利娟毕秀洁陈英杰严志斌李洪财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安阳师范学院西南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百科知识》《古汉语研究》《廉政瞭望》《书法赏评》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商代“月己”爵銘文考辨
《甲骨文与殷商史》2023年第1期264-270,共7页孫合肥 
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一般項目“安徽出土金文輯證”(22FYYB061)階段性成果
商代金文“月”“夕”區别特徵明顯,由此可以判定安徽潁上王崗、趙集發現的商代銅爵銘文應釋“夕己”。“夕”在商代金文中用作族徽,有單一族徽,也有複合族徽。目前所見商周夕族複合族徽有“夕己”“夕■”“册夕”“女夕”“夕■一”...
关键词:  商代金文 族徽 
商代金文族徽传播与夏商族群的融合认同被引量: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86-93,共8页雒有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ZS038)。
通常认为,金文族徽是商人族群的创制和商文化的标识。但在已发现的商代早中期王室铜器上却不见铭刻族徽,说明盘庚迁殷之前的商王族可能不使用族徽。从早期铜器形制及范铸铭文工艺看,金文族徽很可能为夏人所创制,后来才向商人族群自下而...
关键词:金文族徽 族氏 族群 
一事精致,便能动人
《新一代》2023年第10期25-25,共1页余海滨 
善用兵者蓄其势,把力量聚焦于一点、专注于一点,更容易取得突破、有所成就。《三国志·魏书》注引《汉晋春秋》有云:“守少则固,力专则强。”意思是说:守卫的据点少,阵地就能牢固;兵力集中而不分散,战斗力就会强大。专,会意兼形声字。...
关键词:《说文解字》 商代甲骨文 会意兼形声字 有所成就 商代金文 三国志 
一事精致,便能动人
《思维与智慧》2023年第24期8-8,共1页余海滨 
善用兵者蓄其势,把力量聚焦于一点、专注于一点,更容易取得突破、有所成就。《三国志·魏书》注引《汉晋春秋》有云:“守少则固,力专则强。”意思是说:守卫的据点少,阵地就能牢固;兵力集中而不分散,战斗力就会强大。专,会意兼形声字。...
关键词:《说文解字》 商代甲骨文 会意兼形声字 有所成就 商代金文 三国志 
商周金文的装饰美
《中国书法》2023年第7期37-39,共3页刘钊 
中国的商周时期是青铜文化非常发达的时代。青铜的广泛应用,使得青铜器成为当时一种重要的文字载体。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包括兵器)上的铭文,既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一种重要的文字形体类别,也是中国书法史上一种特色鲜明的书写形式,...
关键词:商周时期 青铜文化 商代金文 商周金文 中国文字学 文字载体 书法学 书写形式 
知“止”而后动
《党员干部之友》2022年第12期49-49,共1页蔡洪帅 
“止”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依据小篆的字形,把“止”的本义解释为“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其本义是“足”,后来因之衍生出停止、阻止等其他含义。隋朝大儒王道有一句名言,“大智知止,...
关键词:商代甲骨文 商代金文 《说文解字》 知止 人生智慧 隋朝 适可而止 
江苏徐州铁刹山出土陶虎尊刍议
《文物天地》2022年第11期11-15,共5页李祥 
“尊”是一种盛酒器,也是古代祭祀时使用的重要礼器。《说文解字》:“尊本酒器,字从酋,廾以奉之。或从寸。或从缶作罇。”“尊”,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象为双手捧酒樽,表示进献,本义为一种用以盛酒的礼器,此义后来...
关键词:商代甲骨文 商代金文 礼器 《说文解字》 江苏徐州 盛酒器 铁刹山 进献 
浅析中国古代监督体系
《廉政瞭望》2022年第1期82-83,共2页郭叙雷 
"监"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描绘的是一个人俯身低头面对盛水的器皿,本义是以水为镜照视自己。这种照视是由上往下看,引申出自上视下的意思,由此又引申出监察、监督等含义。流变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了监察机制的探索...
关键词:商代甲骨文 春秋时期 商代金文 行政事务 奖励制度 监督体系 郡县制 战国后期 
金文
《科教文汇》2021年第11期F0004-F0004,共1页
金文是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的钟或鼎上的一种文字。因铸刻于钟鼎之上,故也被称为钟鼎文。它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流传书迹多刻于钟鼎之上,所以大体较甲骨文更能保存书写原迹,具有古朴之...
关键词:甲骨文 商周时期 商代金文 全盛时期 青铜器 周代 
重视中国文化中“化”的智慧
《中国轮胎资源综合利用》2021年第2期29-31,共3页
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候,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中国和世界造成了巨大冲击,目前风险尚未完全过去。应对现在及未来的风险,应该重视借鉴中国文化中的"化"的智慧。"化"字始见于商代。商代金文中的"化"字,是正反两个人形。...
关键词:商代金文 《说文解字》 段玉裁 大变局 智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