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作品数:316被引量:49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谢婉若陈旭光邹华芬胡谱忠张金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西南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电影新作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从“原生态”到“共同体”——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叙事切换
《电影新作》2024年第5期150-160,共11页曾润 
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由展现本民族文化“原生态”转向深入探讨多元文化“共同体”,力图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叙事新路径。这些电影不仅反映了社会变迁,还关注现代化进程中的普遍问题,强调民族传统的共通性,体现出时代特征下的...
关键词:原生态 共同体 少数民族电影 新世纪电影 
风景的诞生与“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电影新作》2024年第4期103-109,共7页林琳 孙新婷 
“十七年”期间我国共拍摄48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涉及18个少数民族,表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革命斗争、生产建设与文化特质等内容。这些影片通过奇观化的景观塑造,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诠释了民族关系和新中国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其中“风景...
关键词:“十七年”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风景 民族性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日常生活呈现的艺术想象与文化策略
《电影新作》2024年第2期102-109,共8页马晓虎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SGH20Y1169);西安财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2xcj053);西安财经大学科学研究扶持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2FCJH005)阶段性成果。
“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日常生活,始终指向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经验,通过以艺术想象为基础的青年爱情表达,来自日常生活但非生活性的民族服饰展现,以及歌舞对新生政权的歌颂性演出等层面直接或间接地呈现与重构,与...
关键词:“十七年”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日常生活 文化策略 
“现代性”的双向书写——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文化互渗
《电影新作》2022年第2期66-71,共6页李淼 周泽民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21BMZ08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新世纪以来现代化进程对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呈现一种文化互相渗透、融合的趋势。此种背景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以现代文化为代表的外民族地区文化对传统民族村寨文化的碰撞冲击成为民族地区反思自我文化的契合点,...
关键词:文化现代性 边陲美学 游牧生活 文化互渗 
落差与物化——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日常生活的“触觉”书写
《电影新作》2020年第4期137-141,共5页马晓虎 
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转型的进一步深化,新的生活模式形成,少数民族所面临的民族传统生活与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经验双重断裂之后的文化心理落差,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日常生活的呈现中,得到了"清醒而不抱幻想"的深切描摹。由此,在经济...
关键词:社会转型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日常生活 现代化 
回家的路有多长——《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读解被引量:1
《电影新作》2016年第6期102-106,共5页张斌 李轩 
2016年度上海大学高峰学科电影学建设项目成果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是近年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优秀作品,影片通过两个裕固族少年寻找回家之路的故事,映射出少数民族生存环境中的诸多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文本中核心意象进行拆解,指出其与文化母体间的同构关系,以及回家与寻家...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现代性 存在困境 
中国电影的“他”表情和“他”表演被引量:3
《电影新作》2012年第6期15-22,共8页厉震林 
在新时期电影表演美学发展过程中,演员表演也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中国国家表情的角色,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演员表演在其中也有着特殊的功能作用,成为了体现中国国家表情丰富多样的一种形象代言人。新世纪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表演美学,有着...
关键词:新世纪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表演美学 国家表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