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感

作品数:597被引量:2781H指数:3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孔翔朱竑张捷唐文跃张中华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媒介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在地到在线:非遗的媒介化呈现与地方感重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29-138,共10页余欢 
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智媒体运用研究”(HBSK2022YB50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智媒时代仪式节庆类非遗场景传播策略研究”(SK02502022-0205)。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日常生活视域下特定的文化主体、文化实践和文化景观,具有强在地属性。随着网络媒介技术不断扩大人们感知和连接的边界,人地关系呈现出“全球在地化”到“地方全球化”的动态发展趋势。本文结合人文地理学“地方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方感 媒介化呈现 
在《江南百景图》中“漫游”江南:游戏玩家媒介地方感下的多重实践
《视听》2025年第8期117-120,共4页陈莉莉 
“地方”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实践场所,是人们产生情感依恋的地点,通过媒介,空间与地点在人们的经验之中相互转化。游戏作为媒介,也在其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对现实空间进行媒介化建构,在此之下,人与地方的沟通关系不断改写。媒介作为连接的生...
关键词:《江南百景图》 媒介地方感 游戏 空间 
重塑媒介地方感:数字地图中的空间感知与实践
《当代传播》2025年第2期23-29,共7页郝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文化诗学视域下的21世纪西方文论思潮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6JJD750010。
随着媒介技术的革新,地图作为一种典型的空间表征媒介,其发展历程深刻影响着人与地方-空间的感知关系。从基于身体感知的前地图时代到传统纸质地图,再到当下数字地图引领的高度智能化与数据化时期,人们对空间和地方的感知方式发生了巨...
关键词:数字地图 地方 空间感知 媒介实践 
“新地方感”驱动下地方戏曲传播的媒介空间转型
《新闻爱好者》2025年第4期60-63,共4页侯舒文 史册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东北地方戏曲文献文物研究”(20BB026)的阶段性成果。
媒介空间是文化生成与传播的重要场域,其功能和特性在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下不断演变。随着新媒介形式的崛起,依托于地方依恋、认同和意象的“地方感”正被重塑。受众经由新兴媒介提供的认同方式,形成了跨空间互嵌、跨群体互动的“新地方感...
关键词:新地方感 地方戏曲传播 媒介空间 
从想象到在场:城市漫步(Citywalk)的媒介实践与审视反思
《东南传播》2025年第3期102-106,共5页杨语桐 
19世纪西方出现了“漫游者”的概念,如今“漫游”再度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青年群体通过“城市漫步”这一具身媒介形式,漫游于街头巷尾,放松身心、感受城市烟火气。基于此背景,聚焦近年来兴起于青年群体的城市漫步媒介实践方式,使用深度...
关键词:城市漫步Citywalk 媒介朝觐 地方感 空间实践 
媒介漫游语境下地方感的重构与空间展演——以贵州“村超”为例
《视听》2025年第4期101-104,共4页杨萍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2年度一般项目“智媒时代红色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机制及优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D22CXW06)成果。
“村超”作为体育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实践载体,使原本分散于互联网的个体形成互动关系,不断增强群体认同感,获得基于特定地方带来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在网络赛博空间中,网民将自身的地方感体验化为一个个“数字文化坐标”,共同编织着“地...
关键词:媒介漫游 地方感 空间展演 仪式建构 
文旅微短剧的地方性表征与地方感建构机理研究被引量:1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5年第1期83-85,134,共4页李琳 张皓鸣 
跟随短剧去各地旅行打卡日渐成为文旅宣传的新风尚。文旅微短剧杂糅了“软宣传”与“硬变现”两种传播属性,呈现出影像修辞加持下的山川湖海与乡土中国底色上的文化民俗两大表征,在地方感建构机理上分为心理、自然景观、文化、理想信念...
关键词:文旅微短剧 媒介地理学 地方性 地方感 
人文地理纪录片《文脉春秋》“地方感”建构策略研究
《传媒》2024年第24期69-71,共3页许鑫 
随着媒介地理学研究的繁荣发展,人文地理类纪实影像不断受到学界关注。在媒体融合日益推进的当下,人文地理类纪实影像借助数字技术不断打造具有互动性、融合性、具身性的媒介产品,借助融合思维不断向用户下沉,让地理信息与观众之间形成...
关键词:媒体融合 建构策略 媒介产品 媒介地理学 历史名城 纪实影像 融合思维 地理信息 
标志性文化景观对地方感弥合、再造与传播的路径解析——以《非遗里的中国》为例
《新闻爱好者》2024年第12期66-69,共4页葛旭 吕若蓝 曹晶晶 
2023年河北省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城市文化空间建设与网络社群集体记忆建构研究”,批准编号:2023060。
随着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人们对“地方感”的认识持续减弱,物化空间的全球相似性引起人们忧思。作为标志性文化景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地”联结的重要纽带,在地方感重塑与传播过程中具有积极意义。在媒介地理学视域下,借助《非遗...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节目 媒介地方感 
“江西文旅”抖音号的媒介化地方感构建与价值表达
《旅游与摄影》2024年第24期16-19,共4页高新林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2024年)基金项目“媒介地理学视角下‘江西文旅’抖音号的地域形象建构研究”(24XW08)阶段性成果。
“江西文旅”抖音号作为江西文化旅游传播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的媒介特性,通过红色文化、绿色山水和赣鄱民俗等内容的创意表达与叙事构建,成功塑造了具有现代传播特征的地方感传播模式。从文化、经济和社会3个维度分析其价值...
关键词:“江西文旅”抖音号 地方感 短视频 价值表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