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想象

作品数:40被引量:10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红周计武何子文向宇叶海林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年时代》《广西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成名无望:平台热点运营者的工作常规与身份想象--基于S互联网公司的田野研究
《国际新闻界》2024年第10期49-70,共22页余跃洪 
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编号:22RXW189)。
“身份认知”一直是传统新闻研究的重要议题,新闻传播、收受、消费的主要空间已然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转向了大型互联网公司运维的社会化平台,但平台热点运营者的身份认知一直未被充分讨论。本文以工作内容与职业新闻生...
关键词:新闻生产 平台 热点运营者 自我身份 职业身份 
乡村媒介景观视域下短视频中的新农民形象被引量:3
《广播电视信息》2023年第7期35-37,共3页王婧怡 
新型的传播媒介形态更有效地促进了媒介景观在生活场景中的扩散、渗透,而乡村短视频就是通过媒介构造、传播的景观之一,其将农民形象生动地呈现于大众眼前。本文通过对短视频博主进行分析,发现在“乡野之趣”“自然之美”“文化之美”...
关键词:短视频 农民网红 媒介景观 身份想象 
情感拟像:青年豢养宠物的情感消费现象研究(下)
《青年时代》2023年第7期56-58,共3页卢娜娜 李桂平 
话语塑像:宠物情感消费的符号化意涵情感社会行动是指在互动中情感被激发、情感交换发生以及情感状态在情境中引发一种指向他人的情感维度。在豢养宠物过程中,宠物主的个体情感不断被激发,使其在与宠物交互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话语实践形...
关键词:个体情感 情感消费 情感维度 话语实践 交互过程 身份想象 宠物 情感状态 
“迷失的自我”:大卫·林奇银幕主角的身份想象
《电影新作》2023年第2期148-154,共7页佟童 
大卫·林奇电影主角的共通之处在于对“身份”的寻觅,“迷失的自我”是其人物重要特质,林奇式主人公对存在充满焦虑、对社会现状保持质询,他们迫切找寻生命出口但不断遭遇困境。从20世纪60年代的早期实验风格回溯至千禧年创作巅峰,聚焦...
关键词:大卫·林奇 林奇主义 迷失意象 作者电影 
当代青年关于“儒家”的身份想象研究被引量:1
《青年探索》2023年第1期74-83,共10页何青翰 
2022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项目编号:CXGC@2022JY1103)。
儒家文化在中国始终扮演着隐性在场的角色。与之相应,在物质条件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当代青年面临着如何重塑其文化人格的难题。在认真审视日常生活的平庸之后,部分青年选择“儒家”作为其身份想象。这种想象将儒家士大夫的“殉节”...
关键词:当代青年 儒家 身份想象 文化人格 现代气质 
空间批评视域下艾丽丝·门罗小说中的加拿大民族身份想象被引量:2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100-107,共8页赵宇霞 
山西省高等院校外语教学与研究专项基金一般项目“民族与个体身份——空间批评视域下艾丽丝·门罗小说研究”(SSKLYY2020051)。
加拿大的被殖民历史注定其民族身份形成的漫长过程,从殖民拓荒时期开始,到英属加拿大时期,再到加拿大民族国家的成立,加拿大民族身份不断被想象与定义。作为民族想象的载体,文学一直是作家对其所属民族身份进行想象与构建的工具。在艾...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 民族身份 空间书写 阈限空间 
后人文主义身份想象与媒介技术的文学表征被引量:1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166-173,共8页姚富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7ZDA27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兰州城市审美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20jbkyzy002)。
对人与技术关系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式的文学描绘,是基于一种传统上的技术二分法,即技术工具论与技术决定论,它们表面上是一种明显对立,但实质上却体现了一种技术辩证法。在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主要代表的思想家所勾勒的启蒙辩证法框架内,...
关键词:后人类 技术辩证法 技术自我创生 后人文主义身份 文学表征 
身份想象与角色认同:妇女节电商营销的文化建构和话语策略研究被引量:1
《新媒体研究》2022年第11期81-83,90,共4页张文 
从“女人节”“女王节”再到“妇女节”,以天猫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历年来对于妇女节的指代话语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螺旋式上升过程。话语体现着不同权力主体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博弈,电商平台在妇女节期间的营销话语变化则记录并反映出了商家...
关键词:身份想象 话语策略 电商营销 妇女节 
女性性别欲望的失序:“泥塑粉”的身份想象被引量:3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2年第4期191-193,共3页赵哲 
近年来,女性粉丝群体发展出"泥塑"文化,并逐渐掀起热潮。这一新兴的亚文化现象借助新媒体广泛传播。其存在与女性粉丝群体性别意识的觉醒息息相关,同时也是性别意识下争夺文化话语权的表现。本文通过梳理"泥塑粉"的身份幻想和文化展演,...
关键词:“泥塑粉” 性别 身份想象 亚文化 
类型拓展中的身份想象 --“德宝”城市喜剧研究
《戏剧之家》2021年第22期147-149,162,共4页阳宗原 
20世纪80年代中期,喜剧在题材多样、类型成熟的香港电影市场中重夺阵地,发展出叙事更为复杂、类型更加复合的电影样式。本文着重探讨在此期间“德宝”电影公司凭借灵活的管理制度、优秀的喜剧创意以及对于观众心理的精准把握所生产的一...
关键词:“德宝”电影公司 城市喜剧 类型拓展 香港故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