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地壳

作品数:70被引量:624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丘学林赵明辉滕吉文王谦身夏少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短周期密集台阵深部地壳结构探测研究进展被引量:2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2025年第2期131-147,共17页田小波 沈旭章 魏运浩 刘震 杨旭松 黄河 张良雨 金睿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030308,42230305)。
由于穿透能力强,天然地震接收函数成为壳幔结构探测中最为广泛使用的方法.随着人们对地球内部结构和动力学过程认识程度的提高,台间距相对较大的宽频带台阵已无法满足壳幔结构高分辨率探测的需求.短周期密集台阵采用频率较高的便携式数...
关键词:地壳深部结构 短周期密集台阵 接收函数 地震成像 
长江中下游铜陵矿集区深部地壳结构——来自宽频地震P波接收函数成像的证据
《地球学报》2024年第6期965-976,共12页赵荣涛 刘沙沙 杨艳 黄什 郑凯 史大年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地质调查科技创新发展与新技术推广研究”(编号:DD20221829);“羌塘盆地油气资源调查评价与战略选区”(编号:DD20233002);“全国油气重点调查区战略性矿产调查评价”(编号:DD20233001)。
铜陵矿集区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部,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大规模构造变形和岩浆活动。矿集区地壳结构对于认识华南—华北板块的碰撞过程,以及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乃至整个华南中生代成矿的动力学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6个宽频地震...
关键词:铜陵矿集区 地壳结构 P波接收函数 波速比 底侵作用 
发育大洋斜长花岗岩的南海管事平顶海山:深部地壳和莫霍面钻探的优选区?被引量:1
《地质学报》2022年第8期2647-2656,共10页张伙带 许振强 姚永坚 沙志彬 吴婵 杨振 李学杰 杨楚鹏 朱荣伟 汪俊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项目(编号GML2019ZD0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编号U20A201651);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221719,DD20221712)联合资助的成果。
本文紧密围绕IODP“面向2050年大洋钻探科学框架”中的“地球深部探测”旗舰计划和“莫霍面”梦想,研究并总结全球现代洋壳发现的大洋斜长花岗岩的分布规律、岩石组合特征和成因模式,探讨发育大洋斜长花岗岩的南海管事平顶海山是否为深...
关键词:南海 管事平顶海山 大洋斜长花岗岩 深部地壳 莫霍面 
巴西桑托斯盆地CO_(2)区域分布及主控因素被引量:8
《地球科学》2021年第9期3217-3229,共13页赵健 赵俊峰 任康绪 王童奎 许必锋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No.2016ZX05029005).
桑托斯盆地盐下油气田中发现了大量CO_(2),给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都带来诸多困难和挑战.利用地层测试、样品分析及文献资料等,明确了CO_(2)成因及来源,统计分析了其区域分布特征,并基于区域重磁和深源地震等资料,剖析了控制CO_(2)分布的...
关键词:桑托斯盆地 CO_(2)成因 区域分布 主控因素 深部地壳结构 幔源岩浆 断裂系统 石油地质 
岩石探针和地震探测手段约束华北深部地壳结构组成及演化被引量:4
《科学通报》2021年第23期3018-3031,共14页郑建平 夏冰 平先权 魏颖 汤华云 苏玉平 马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3021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403503)资助。
厘清大陆深部地壳形成、演化及其动力学过程,对于了解板块构造、揭示壳幔相互作用至关重要.针对华北深部地壳物质组成、结构及演化等问题,本研究在限定其地震学结构特征基础上,结合深部地壳岩石捕虏体的来源深度(定深)、化学和物理性质...
关键词:地壳结构 地震学 深部地壳 捕虏体 岩石探针 华北陆块 
青藏高原东南缘深部地壳流与地磁日变化短时畸变源电流的联系被引量:7
《地球物理学报》2020年第10期3804-3817,共14页章鑫 姚丽 冯志生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青年项目(XH18035Y);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500502)资助.
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前人使用大地电磁探测和地震学方法得出的结果都揭示了可能存在部分熔融状态的地壳流,而这种地下熔融体与周围物质的作用可能引起了地下强电流异常,进一步导致地表地磁响应.基于连续的地磁观测,发现2018年7月31日在川...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南缘 地壳流 地磁日变化短时畸变 源电流 
福建—台湾海峡深部地壳结构探测与滨海断裂带性质研究被引量:4
《华南地震》2019年第2期34-42,共9页郭晓然 谢志招 闫培 李普春 王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4071、U1505232、41774104联合资助
基于2012年实施的漳浦—下洋—武平人工地震爆破探测数据以及2015年实施的陆海联测HX07的数据,用射线追踪和正演走时拟合方法,获得了福建南部—台湾海峡的初步二维纵波速度模型。剖面显示:滨海断裂带表现为宽约20km的切穿地壳的破碎低速...
关键词:深部地壳结构 华南地块 滨海断裂带 海陆联测 
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与酒西盆地结合部深部地壳结构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7
《地球物理学报》2018年第9期3640-3650,共11页黄兴富 高锐 郭晓玉 李文辉 熊小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30213,41590863,41674087,41404072,41774114)和中国地质调查项目(DD20160022-05,DD20179342,12120115027101)联合资助.
青藏高原地壳变形加厚机制一直是地学界研究争论的热点问题.青藏高原目前仍然处在持续向外扩张之中,因此青藏高原的边界地带作为高原向外扩张的最前缘地区代表了高原最新的变形状态,是研究青藏高原地壳变形加厚的关键地区.本文以一条穿...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 深部地壳结构 Moho面结构 深地震反射剖面 地壳加厚 
东沙群岛西南海区海底地震测线OBS2015-1揭示的深部地壳结构被引量:4
《热带海洋学报》2017年第5期83-92,共10页李亚清 阎贫 王彦林 钟广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328205;41376062);海洋地质保障工程项目(GZH20110205)~~
为深入理解南海北部多道地震测线D80显示的深反射信息,沿此测线布置OBS(15台)地震测线(OBS2015-1),测线长300km,方向NNW—SSE,从水深800m陆坡延伸至3760m深海平原。文章利用Obstool软件进行预处理(位置校正和时间校正等)、震相识别,利用...
关键词:东沙群岛西南海区 海底地震仪(OBS) 速度层析成像 高速层 岩浆侵入 
四川盆地深部地壳结构——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被引量:22
《地球物理学报》2017年第8期2913-2923,共11页王海燕 高锐 卢占武 李文辉 郭华 熊小松 酆少英 李洪强 赵玉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4097和41574094);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实验与地壳结构研究"(Sinoprobe-02-01)联合资助
四川盆地位于扬子地块的西北部,被褶皱构造带所围绕,受周缘构造带的侧向挤压作用,盆地卷入了多期次和多边界的构造变形,为开展盆山耦合作用及多边界、多期次构造叠加与复合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理想野外实验室.为揭示四川盆地地...
关键词:四川盆地 深地震反射特征 数据联线处理 莫霍面 地壳结构 古俯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