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性写作

作品数:37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荆亚平枕戈董迎春张清华申霞艳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短篇小说(原创版)》《文教资料》《当代文坛》《电影文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推荐
《快乐阅读》2023年第9期126-128,共3页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主要评选字数在13万字以上的长篇小说,从1981年开始设立,每四年评选一次,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2023年8月11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揭晓,杨志军《雪山大地》、乔叶《宝水》、刘亮程《本巴》...
关键词:茅盾文学奖 孙甘露 文学奖项 神性写作 中国作家协会 刘亮程 杨志军 颠覆传统 
唯美与稚拙的完美诗意世界——评金铃子诗集《例外》
《中外诗歌研究》2023年第2期6-11,共6页十品 
中国现代汉诗自从走上白话文的自由诗道路以后,一百年来不乏那些立异标新、追求创新的诗人和诗作。在这场新诗的发展涌潮运动中,我们看到一些勇敢而优秀诗人,以个性创作为基点,以共识理念为向度,创立了许多诗歌流派,并不断地推动着诗歌...
关键词:诗歌流派 新时期以来 九叶诗派 现代汉诗 神性写作 新月派 七月派 创造社 
神性回望与现代超越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年第11期69-71,共3页贾芝洁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生态诗学视阈下唐诗英译研究”(18C0179)。
21世纪以来,生态小说创作面临人物扁平、叙事雷同、主题浅表的“时代症候”。陈应松《森林沉默》超越植物书写层面,反映现代人与自然母体之间失衡现象之外,还旨在借助诗意化哲思语言反思现代语境中神性元素与拓宽生态阐释现代转型之路径...
关键词:生态小说 《森林沉默》 神性写作 生态转型 
论吉狄马加诗歌的神性书写被引量:1
《民族文学研究》2020年第6期154-160,共7页罗小凤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诗歌对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研究”(项目编号:19BZW122)阶段性成果。
神性写作作为诗歌的一个重要维度与标识性特征,近年来被不少诗人忽视。吉狄马加一直秉持神性写作姿态,在诗中对神性进行体认与呼吁,对神性世界进行重构,对罪进行批判揭露并试图寻找精神救赎路径,由此高扬良知、正义、爱与信仰,追寻宇宙...
关键词:吉狄马加 神性写作 诗歌 重构 
战争画卷·神性写作·地域风情——关于刘玉的《征服老山界》被引量:1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34-37,共4页刘铁群 宋扬 
刘玉的《征服老山界》是一部以湘江战役为题材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也是一部与他的生命有深刻内在联系的作品。这部作品既具有严谨的“纪实”品格,也渗透了作者对老山界这片土地深沉的爱恋。史实的严谨、情感的投入和乡土的情怀使《征服...
关键词:纪实文学 历史 真实 叙事伦理 重构 
“身体”:90年代诗歌认识的一种视角
《创作评谭》2020年第1期40-42,共3页董迎春 
90年代是文学发展的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经济转型,使得文学与市场经济、大众文化发生密切关联,从而使文学由80年代的思想性、精英性导向大众化、娱乐化的趋势转型,由作家创作向社会需求、大众接受的方向转型。但是,创作主体...
关键词:神性写作 文化意识 叙事话语 知识分子写作 
美的“智取”与“我”的重心——李少君诗歌印象
《海燕》2020年第1期152-157,共6页卢辉 
一个诗人要做到善于"智取"实属不易,身兼诗人、批评家、管理者的李少君一直都在走一条"智取"的路径:他从"我"中"智取",从自然中"智取",从时代中"智取",从生命中"智取"。对他来说,智取不是捷径,智取不等于胜算,智取只有在"占有"汉字的基...
关键词:李少君 神性写作 《神降临的小站》 
论海子的神性写作
《活力》2018年第19期45-45,共1页赵嘉雯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在告别革命、追求新启蒙主义话语的时代语境之下,海子的神性写作赋予了现代汉语新诗以新的形式。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探讨海子的神性创作,分析其诗歌中的神性和人性以及在上世纪80年代诗歌进行重新书写所应...
关键词:海子诗歌 神性 人性 受难 
2017年中国新诗之一瞥(上)
《星星》2018年第8Z期39-55,共17页谭五昌 
众所周知,2017年恰逢中国新诗百年的重要时间节点,这在诗歌界是普遍公认的历史事实。缘由国人身上普遍潜藏的百年时间情结,从本年初至年底,各种与'新诗百年'话题有关的诗学论坛、研讨会与诗歌活动在全国各地陆续举行,可谓接踵而至,热闹...
关键词:日常口语 中国新诗 神性写作 诗歌文本 生命写作 诗歌美学 诗歌写作 日常生活叙事 语言叙述 乡村妇女 
北村“神性写作”的文化意义——以《安慰书》《施洗的河》为中心的解读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68-76,共9页翟崇光 
北村的"神性写作"作为一个当代"精神事件"曾获得广泛关注,其"神性写作"系列文本于新时期的"浮现",具有在当代"合法"言说中国基督教文学的开端性意义。中国基督教文学具有文化本土性质,对其的评论存在着"错读"、"误读"与"漏读"现象,在讨...
关键词:北村 神性写作 中国基督教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