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泛化

作品数:123被引量:17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思敏陈中权张琦璋陈雪梅郭丹丹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哲学宗教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字社会下的审美泛化危机被引量:4
《天府新论》2023年第1期77-84,共8页危昊凌 
对理性生活的感性突围被视作维系审美基因清澈性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我们默认审美艺术需要与生活、与观者保持距离以避免其溺毙于现实的泥沼,但数字技术与消费主义的高歌猛进却在悄无声息间改变了现代人的生存图景。艺术与日常生活间...
关键词:审美泛化 数字技术 韩炳哲 文化工业 
论韦尔施“超越美学”的出发点、焦点和落脚点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440-447,共8页姜莉丽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ZWC134)。
通过对德国著名后现代哲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的代表作《重构美学》的研究,探讨了韦尔施构建“超越美学”的逻辑思路,得出韦尔施建构“超越美学”是以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辩证认识为出发点,以反思传统美学秩序僵化、学科壁垒严重、审美...
关键词:韦尔施 “超越美学” 审美泛化 回归生活 
审美与资本的纠缠:审美资本主义的运作逻辑及批判被引量:10
《江苏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43-51,共9页崔健 穆佳滢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项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党的百年奋斗故事'研究”(2021YBCS20);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点项目“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2017ZDZT15);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创新团队项目“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SWU1709120)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消费主导型社会取代生产主导型社会,审美景观不断涌现,“视觉经济”愈发兴盛,以审美与商品双向互动为主要特质的审美资本主义应运而生。审美资本主义从审美与艺术中汲取灵感和动力,将审美要素纳入资本运作过程,以...
关键词:审美资本主义 审美泛化 消费主义 视觉景观 
消费文化下的身体审美危机
《东南传播》2021年第10期104-106,共3页田浩男 侯长生 
2020年陕西省体育局常规课题“身体审美观念与全民健身习惯的养成研究”(2020130)的阶段性成果。
“泛审美化时代”的到来被视为消费文化下审美的异化,即审美主体和客体的共同泛化,考虑到身体美学对于身体意识与环境共生关系的强调,可将其描述为身体景观进入大众文化被感性化,且受到消费主义过度关注,进而产生的审美话语丢失,身体在...
关键词:消费主义 审美泛化 身体审美 
从“小众”到“大众”:当代审美泛化视域下接受主体的位移被引量:1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9期117-120,共4页李士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感性的历史与当代美学的转向研究”(项目编号:18BZX141)阶段性成果。
“审美泛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出现是对当下现实的审美精神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对人的“知、情、意、行”等各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日益深远,宣告了传统精英主义艺术审美的终结。对此,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应对,以理性分析的态度去剖析...
关键词:“小众” “大众” 审美泛化 
消费社会中的审美泛化问题与美学策略被引量:2
《唐山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60-65,93,共7页冀志强 
随着文化工业的发展和消费社会的形成,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象逐渐加深。但是,由于在这种背景下审美对象更多地表现为影像与符号,形成了审美泛化的现象,导致了普遍性的审美失落,从而使人们的心灵无处安顿。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应该积极地以...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 审美泛化 消费社会 审美建构 
审美“泛化”语境中当代审美价值观念的新动向
《唐都学刊》2020年第5期107-112,共6页严红兰 
江西高校人文社科项目:“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研究”(ZGW171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中出现“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日常生活化”等审美“泛化”现象。审美的“泛化”使当代审美价值观念在价值立场上走向平民化、大众化,在价值取向上走向世俗化。当代审美价值观念这种新...
关键词:审美价值观念 “日常生活审美化” “审美日常生活化” 世俗化 “消费主义” 
刍议审美泛化下的美学自处问题
《艺术大观》2019年第4期176-177,共2页张春花 
审美泛化是当前热门话题,它包括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两者是双向运动的。前者是在现实生活中引入审美态度,后者是针对“后现代艺术”的取向分析,它企图把日常生活和艺术的界限打破。本文主要从丹托和韦尔施对审美泛华(即...
关键词:审美泛化 美学重构 自处 
“超越美”:读图时代的审美探究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8-12,共5页刘彩霞 
西安市2018年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8X12)
纵观百年中国美学发展历程以及几次美学大讨论,其核心都是围绕审美的本体话语而展开,而背后潜在的话语则指涉为转型时期的社会文化的冲突与整合。因是之故,审视时代赋予审美新的内涵,重构以超越性为核心的审美体系,以敞开的方式重返现...
关键词:审美转向 审美泛化 超越美 
我国“立美育德”思想的当代转型被引量:4
《学术前沿》2018年第11期114-117,共4页李骏 梅景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自信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项目编号为17BKS086;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潜隐德育视野下江苏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17MLB006
"立美育德"是对我国传统"以美育德"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一方面,它体现了从"美为育德"的美育从属论到"美能育德"的全面发展论的变迁;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当代审美泛化进程中"立美"的必要性。这一必要性既是对美的本体研究的回归...
关键词:立美育德 全面发展论 审美泛化 中国特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