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词

作品数:1643被引量:1440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爱武赵爱武薛宁地晓春王沙沙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师范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咬文嚼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何来“虫瘿的呢喃”
《咬文嚼字》2020年第12期22-23,共2页谢云秋 
《京江晚报》2020年5月8日A15版《母亲的菜园子》一文这样写道:“月亮下的菜园子,一片安谧,静静地听,除了一些虫瘿的呢喃……”这里“虫瘿的呢喃”令人费解。“呢喃”是个拟声词,本形容燕子的叫声,后也用来形容小声说话的声音。“瘿”读...
关键词:虫瘿 机体组织 囊状物 拟声词 《京江晚报》 
汉语的“嗨”与英语的“high”牵手
《咬文嚼字》2016年第3期42-44,共3页金易生 
汉语中原本就有“嗨”这个词,不过只能用作拟声词和叹词。比如上世纪50年代初,有一首几乎人人会唱的歌曲,第一句便是“嗨啦啦啦嗨啦啦”,其中的“嗨”,音hēi,也可以写作“嘿”。
关键词:汉语 牵手 英语 50年代 拟声词 叹词 ē 
“哈哈”和“呜呜”——网络拟声词的示情用法
《咬文嚼字》2015年第8期48-50,共3页徐默凡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着丰富的情感体验,也向外传达着自己的喜怒哀乐。语言不仅是交流理性信息的工具,也是分享感性情绪的载体。在面对面的口语交谈中,除了直接用语句倾诉诸如“我太高兴了!”“我伤心死了!”之类感情外,交际者更多是通...
关键词:拟声词 用法 网络 情感体验 理性信息 口语交谈 面对面 交际者 
“簌”和“洗”何干
《咬文嚼字》2010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马家轩 
这张照片是在安徽省一著名风景区拍摄的,“簌”字写作“漱”才对。“漱”的意思是“含水冲洗(口腔)”,如“漱口”。“簌”读su,常用在拟声词“簌簌”一词中,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也可形容眼泪等纷纷落下的样子。“簌”和“洗”...
关键词:风景区 安徽省 拟声词 形容 
“诤诤誓言”
《咬文嚼字》2010年第3期22-22,共1页高良槐 
《人民日报》2009年11月6日第8版头条《人民的缅怀历史的祭奠》一文说:“‘坐牢没关系,放出去再干!’是江上青的诤净誓言。”句中的“诤诤誓言”系“铮铮誓言”之误。“铮”(zheng)是拟声词,模拟金属等的撞击声。用“铮铮”来比喻...
关键词:《人民日报》 拟声词 比喻 
“鸭鸣呷呷”出何处
《咬文嚼字》2008年第10期20-20,共1页曾史 
《汉语大词典·口部》收有“呷呷”条: 【呷呷】(gāgā)象声词。鸭叫声。《尔雅·释鸟》:“鸭鸣呷呷。”…… 然而,《尔雅》中没有“鸭鸣呷呷”,它的出处应是《尔雅翼·释鸟五》引《禽经》。
关键词: 《尔雅》 汉语大词典 象声词 
“叱叱”用于赶牲口
《咬文嚼字》2006年第8期12-13,共2页何祥 
“想当年咱们俩也是神仙眷侣,那在江湖上也是叱叱有名啊!”这是4月7日湖南卫视“快乐中国喜乐会”中的两句话,可怎么听怎么别扭。形容人有名气,怎么会是“叱叱”呢?
关键词:“叱叱” 赶牲口 汉语 现代词汇 拟声词 
“欸乃”非“吼声”
《咬文嚼字》2003年第9期44-44,共1页张万银 
2002年10月29日《大众日报》第6版《俺也真想吼一声》一文中,有这样一段 话:“柳宗元曾在诗中描写过一个渔翁的吼声:‘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这个潇洒的打...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 欸乃 柳宗元 2002年10月 大众日报 广西人民出版社 雾消散 象声词 渔歌 诗词曲 
“唧唧”与“卿卿”
《咬文嚼字》2003年第6期32-32,共1页陆如 
2002年2月26日《民主与法制时报》所刊《将对方肖像印在马桶盖上 布兰妮与男友希望时刻相守》一文这样写道:“小甜甜布兰妮与贾斯汀这对金童玉女,除了从不避讳在公开场合卿卿我我外,现在更是希望每分每秒相守……”其中“卿卿我我”当...
关键词:卿卿 民主与法制 《孔雀东南飞》 2002年2月 《木兰诗》 《礼拜六》 情意缠绵 象声词 刘兰芝 男主人公 
“呀呀”学步?
《咬文嚼字》2003年第3期14-14,共1页洪家模 
2002年9月7日《现代快报》A16版上有这么一句话:“4岁半的时候,她终于站起来了,开始了迟到几年的呀呀学步。” 有一个成语叫“牙牙学语”。
关键词:《现代快报》 2002年9月 象声词 成语 小孩子 牙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