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感觉

作品数:66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金红张琦李章斌赵静杰张继红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记忆的代谢,记忆的位移
《诗刊》2025年第3期122-125,共4页李海鹏 
在《雕刻时光》一书中,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曾写道:“丧失记忆,人就会成为幻想的囚徒——从时间中跌落,将无法把握和外在世界的联系,也就是说,他注定要发疯。”记忆作为人类一种核心行为与能力,总是与我们的生命之间形成复杂难言...
关键词:安德烈 人生体验 外在世界 生命感觉 记忆 
超脱时间与德性建构:现代伦理困境的时间拯救方案——李睿珺电影论
《电影评介》2023年第22期17-22,共6页柴敏露 袁智忠 
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西部项目“新时代乡村电影的道德审视与伦理重建”(编号:23EC212)阶段性成果。
自古以来,无论是自然科学维度,还是社会科学维度,中西方都有着对时间问题的思索与探究。人与自然界的所有物都存在于时间之中,这样一种物理的标量、哲学的思辨缘何可与伦理产生关联?如何从原初意义上追溯伦理为何?刘小枫在《沉重的肉身...
关键词:科学维度 刘小枫 所有物 伦理困境 拯救方案 德性建构 原初意义 生命感觉 
生命是一场美丽的邂逅
《新教育(海南)》2023年第12期37-37,共1页饶成 
我在办公桌前读同学们的作文,好多句子似曾相识,这是杏林子的,这是冯骥才的,这是沈石溪的,这是曹文轩的,影影绰绰打着别人的烙印,却难有发自同学自己心中的体会。哦,终于读到一句真真切切的,真正属于自己的句子,这样的句子最动人。我赶...
关键词:沈石溪 冯骥才 曹文轩 生命感觉 杏林子 符号标出 办公桌 似曾相识 
去蔽、无住、生命感觉:吴谦绘画的叙事结构与意义逻辑被引量:1
《艺术当代》2023年第1期104-106,共3页黄浩立 
从西方现代艺术流派的更和推进中,抽象绘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50年代开始涌现,并经历了观念和时间的冲击,对当代绘画领域依旧发挥着巨大影响。抽象绘画聚焦了创作的两个根本指向:一是精神性,二是自由性。在这两个向度中,所有的物质...
关键词:抽象绘画 西方现代艺术 内在情感 形式语言 意义逻辑 当代绘画 观看方式 叙事结构 
为生命赋形--评长诗《生命的河流》
《金融博览》2021年第23期81-81,共1页王鹏 
如果说要用一个意象对人的生命历程作出比拟,许多人都会想到“河流”,尽管俗常,可它的确契合了生命的诸多形态:有始有终,绵延不断,蜿蜒曲折、成长壮大,最后轮回原初。不同人都能在河流这一形象上找到自己的生命感觉,不同人也会从中吟唱...
关键词:生命感觉 蜿蜒曲折 生命历程 成长壮大 长诗 河流 
王家卫电影美学新论:自由伦理个体叙事的影像实验
《电影评介》2021年第18期46-50,共5页秦昕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家国同构视阈下香港电影叙事伦理研究(1949-2020)”(编号:2020BS75);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香港身份认同的影视媒介话语建构研究”(编号:21SKGH179)的研究成果。
文化学者刘小枫将现代叙事伦理分为两类——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刘小枫认为:"人民伦理的大叙事的教化是动员和规范个人的生命感觉,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的教化是抱慰和伸展个人的生命感觉。自由的叙事伦理学不提供国...
关键词:人民伦理 个体叙事 叙事伦理 生命感觉 自由伦理 刘小枫 道德自觉 美学新论 
儿童诗:让钝化的生命感觉丰盈起来
《师道(人文)》2021年第6期12-13,共2页辜玢玢 
在目下的社会生态中,“发现儿童”是一个尴尬的话题。一方面,“儿童”已然不再是边缘的话题。随着物质生活日渐富足,中产阶级们的主要焦虑由纯粹的“财富焦虑”转移为“下一代焦虑”。从表面看,儿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但事实上...
关键词:中产阶级 儿童诗 教育的重要性 生命感觉 存在的必要性 内在精神 知识性 焦虑 
比露水更清洁的心--张洪波诗集《小诗60首》阅读札记
《绿风》2021年第1期127-128,共2页葛筱强 
阅读张洪波的短诗,令人不由得想到“明澈”这个词。无论是倾诉个人的飞鸿思绪,还是阐释生命的痛感哲思,他都能够运用简洁明达的词语予以书写。比如,他在《大地不眠》中说:“在夜晚/野鸭从芦苇中飞起……睡着的时候/会有安详的梦/一旦醒...
关键词:张洪波 情感历程 艺术表达 生命感觉 中说 阅读札记 
写意 永远的生命感觉……——评黎柱成的中国画被引量:2
《广东经济》2020年第12期90-92,共3页徐恩存 
画家黎柱成的作品,体现的正是“写意”精神下的水、墨、色及点、线、面的交响与组合,它以水墨酣畅淋漓、恣肆激情、氤氲朦胧的美感形态为总体特征。我们注意到,在黎柱成笔下,不论花鸟,还是山水的题材,都在写意精神下,表现出意蕴的深广,...
关键词:写意精神 中国画 美感形态 暗示性 艺术的本质 生命感觉 总体特征 表现力 
关于抒情诗的思考
《上海文化》2020年第9期71-75,共5页斯宾格勒 温玉伟(译) 
面对着全盛时期的哥特式生命感觉,充满朝气的西方灵魂在卡罗琳王朝时期的早春时节破土而出。在这样的景象中,人们无处不在寻觅、咏歌、组合拼接,以便最终在一种强有力的诗作中迸发。一个新的世界开启了。这不再是静谧地围绕着古代人的宇...
关键词:生命感觉 早春时节 哥特式 全盛时期 卡罗琳 抒情诗 空间和时间 宇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