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初意义

作品数:79被引量:21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葎宁虹石硕胡萨杨乃乔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知识灌输到意义激活:重构儿童与课程的本源联系——基于发生现象学的视角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58-166,共9页胡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基于‘教育性教学’思想的教师‘学科育人’能力研究”(BEA230077)的阶段性成果。
教师如何重构课程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意义体验之间的本源联系,成为重新理解教师之教的关键所在。当教师的思维方式受到科学主义态度的影响,往往会采用知识灌输的方式建立儿童与课程之间联系。发生现象学通过追溯一切认识的原初意义,提...
关键词:儿童与课程 原初意义 意识体验 直观性教学 
超脱时间与德性建构:现代伦理困境的时间拯救方案——李睿珺电影论
《电影评介》2023年第22期17-22,共6页柴敏露 袁智忠 
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西部项目“新时代乡村电影的道德审视与伦理重建”(编号:23EC212)阶段性成果。
自古以来,无论是自然科学维度,还是社会科学维度,中西方都有着对时间问题的思索与探究。人与自然界的所有物都存在于时间之中,这样一种物理的标量、哲学的思辨缘何可与伦理产生关联?如何从原初意义上追溯伦理为何?刘小枫在《沉重的肉身...
关键词:科学维度 刘小枫 所有物 伦理困境 拯救方案 德性建构 原初意义 生命感觉 
秋深意浓 书卷芬芳
《重庆与世界》2023年第11期88-88,F0003,共2页
《本巴》作者:刘亮程出版社:译林出版社本书以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为背景展开,追寻逝去的人类童年,用充满梦幻哲思的文字,向世界讲述了古老而新奇的中国故事。作者塑造出了一个没有衰老、没有死亡、人人活在二十五岁的本巴国度,让...
关键词:译林出版社 本巴 原初意义 刘亮程 蒙古族 
知识的构成性特征及其教学意蕴
《当代教育科学》2023年第4期46-53,共8页许芳杰 
首都师范大学2023年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改革研究项目“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下拔尖创新型教师的关键品质、关键支持和职前培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3BJRC004)的研究成果之一。
当前基础教育的课堂中仍然存在知识教学概念化的现象。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对知识原初意义以及生成过程的忽视与遗忘。基于发生现象学的视角,知识的构成性特征为理解知识教学提供了一种可能。知识的构成性特征指的是在知识教学中,以知...
关键词:知识教学 构成性特征 原初意义 生成意义 发生现象学 
历史的出场与差异——《历史与构境》评介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王文东 
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魏强博士的专著《历史与构境:从哲学解释学走向出场学之路》于2019年7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讨论的问题较为集中地表现为历史与思想的关系,或者说,思想的意义、解释与历史的关系。其中,历史的出场或者说如何...
关键词:哲学解释学 狄尔泰 文本意义 伽达默尔 原初意义 出场学 如何看待 构境 
本巴
《译林》2022年第3期I0029-I0029,共1页刘亮程 
刘亮程最新长篇小说《本巴》以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为背景展开,追溯逝去的人类童年,探寻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与诗性智慧。他在史诗尽头重启时间,在古人想象力停住的地方重整山河,成就了一部充满想象与思辨而又自然浑成、语出天真的...
关键词:诗性智慧 刘亮程 浑成 原初意义 历史记忆 本巴 史诗《江格尔》 想象力 
基于共同体建设环境的审美型可视化德育模式
《师道(教研)》2021年第12期12-13,共2页李进新 
可视化德育模式以问题为导向,直面“知而无信”的困境,引入视觉在场机制,充分利用生态图像,唤醒与激活学生经验中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形成的原初意义;直面“行而无趣”的困境,引入理想范导机制,充分利用新时期特中特色社会主义...
关键词:德育模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问题为导向 共同体建设 道德情感 原初意义 激活学生 可视化 
阐释对象及相关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11期47-48,共2页朱立元 
按照传统的方法论阐释学如施莱尔马赫的观点,阐释的对象主要是所要阐释的文本及其原初的作者意义,正如伽达默尔所给予了准确概括的那样,施莱尔马赫“完全关注于在理解中重建一部作品原本规定”,认为“艺术作品的真实意义只有从这个‘世...
关键词:施莱尔马赫 艺术作品 伽达默尔 阐释学 原初意义 方法论 诠释学 真实意义 
玩转创想世界——读王子瓜的游戏诗
《青年文学》2021年第1期152-153,共2页刘阳鹤 
诗歌的游戏功能,历来都受到了诗人的密切关注,因其在人类文化的原初意义上指向的是"心灵的游戏场",荷兰语言学家、历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认为它是在"心灵创造的世界"里来展现这一功能的,故而他宣称:"一切诗歌均诞生于...
关键词:游戏功能 虚拟世界 神话世界 展现方式 原初意义 游戏场 游戏的人 约翰·赫伊津哈 
价值观教育的关键:唤醒与激活价值观的“原初意义”——基于发生现象学的视角被引量:18
《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65-74,共10页胡萨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2015年度青年项目“社会转型时期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5JYC024)的研究成果。
当前中小学价值观教育还存在着“知而不信、知而不行”的问题。究其根源,则是由于价值观教育对价值观“原初意义”的忽视与遗忘。基于发生现象学的视角,我们不能理所当然地把价值观当作不言而喻、既定现成的原则或方法,而是应当将价值...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 价值共识 原初意义 意义激活 发生现象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