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萨

作品数:19被引量:22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现象学教师教师反思教师教育现象学视域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学习与探索》《思想政治课教学》《教育科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唤醒教师的学科育人意识:人工智能时代落实学科育人的关键
《教育科学研究》2025年第4期5-12,共8页胡萨 
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基于‘教育性教学’思想的教师‘学科育人’能力研究”(BEA230077)的成果之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目标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全方位育人加速转变,教师的职业角色也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学科育人意识是其学科育人能力的内在源泉,它赋予教师在复杂教育情境中敏锐捕捉育...
关键词:人工智能 学科育人 意识 
从知识灌输到意义激活:重构儿童与课程的本源联系——基于发生现象学的视角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58-166,共9页胡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基于‘教育性教学’思想的教师‘学科育人’能力研究”(BEA230077)的阶段性成果。
教师如何重构课程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意义体验之间的本源联系,成为重新理解教师之教的关键所在。当教师的思维方式受到科学主义态度的影响,往往会采用知识灌输的方式建立儿童与课程之间联系。发生现象学通过追溯一切认识的原初意义,提...
关键词:儿童与课程 原初意义 意识体验 直观性教学 
探询走进学生心灵的价值观教育被引量:1
《思想政治课教学》2023年第6期4-8,共5页胡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经验与深化机制研究”(课题编号:VAA220001)研究成果之一。
价值观教育要想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教师必须了解青少年价值观养成规律,理解学生价值观的养成在学习范围、认知方式、价值观形成方式、价值判断依据等方面体现出来的特点。价值观教育在内容上应当遵循由内而外原则,让学生由近及远做起;在...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 学生价值观养成 价值观发展规律 
从“感性直观”到“本质直观”——现象学视域中的直观性教学研究被引量:6
《教育学报》2023年第1期52-65,共14页胡萨 
国家社科基金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教师专业伦理形象构成性研究”(课题批准号:BEA200110)研究成果。
直观性教学原则是经典的教育原则之一。但是,人们关于“直观”的理解通常停留在感觉经验阶段,以为直观性教学只能采用感性直观的方式。胡塞尔现象学提出的“本质直观”思想拓展了直观的对象领域,直观的对象既包含感性觉察到的个别对象,...
关键词:直观性教学 感性直观 本质直观 现象学 
价值观教育的关键:唤醒与激活价值观的“原初意义”——基于发生现象学的视角被引量:19
《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65-74,共10页胡萨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2015年度青年项目“社会转型时期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5JYC024)的研究成果。
当前中小学价值观教育还存在着“知而不信、知而不行”的问题。究其根源,则是由于价值观教育对价值观“原初意义”的忽视与遗忘。基于发生现象学的视角,我们不能理所当然地把价值观当作不言而喻、既定现成的原则或方法,而是应当将价值...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 价值共识 原初意义 意义激活 发生现象学 
哲学之思与为师之道——培养有理论自觉意识的教师被引量:9
《教育学报》2017年第2期41-45,84,共6页胡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小学教师价值教育意识及其培养"(课题批准号:CAA120102)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即教师为师之道的根本在其教育思想与行动拥有哲学根据,而非经验的重复或技术的熟练。教师的哲学之思强调了哲学作为教育的一般原理,这使得教师的实践成为有内在"原理"支持的专业实践,这样的教育实践才会是自觉...
关键词:哲学之思 原理 教育实践 教师专业发展 
国家认同教育何以可能被引量:3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4年第5期7-11,共5页胡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小学教师价值教育意识及其培养”(CAA120102)理论研究成果之一
国家认同教育是国民性教育研究中的一项重要研究传统。在21世纪的今天,当我们面临全球化时代的挑战时,教育工作者探讨究竟如何有效实现“国家认同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个体对于国家的价值认同起源于个体身边的、可感的、切近...
关键词:国民教育 国家认同教育 价值认同 基础教育 
现象学视域中的“价值教育意识”被引量:2
《浙江学刊》2013年第4期20-26,共7页胡萨 
笔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小学教师价值教育意识及其培养"(批准号CAA120102)前期成果
本文基于现象学关于意识的"意向性构成"特性的理解,提出价值教育意识应当具有的性质特征:在先拥有指向价值教育的"意向性",建构与觉察"价值教育"意义和机会的"能动性",觉察自身价值教育意识与行为的"自觉性",以及建构价值教育活动的整体...
关键词:胡塞尔 现象学 意向性 价值教育意识 
实践中的教师反思何以可能——现象学视域中的教师反思研究及其现实意义
《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第12期3-6,10,共5页胡萨 
基于现象学的哲学视角,在关于反思与原意识之间内在关联的现象学理解中,论文将"反思"的根本理解推进到意识的领域,由此探寻实践中的教师反思何以可能的问题。在此意义上,我们提出"教师反思作为意识"意味着:教师在教之中总是能够对自身"...
关键词:反思 意识 实践 教师反思意识 教的意识 现象学 
西方“价值教育”兴起、原因及启示被引量:5
《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第12期27-30,共4页胡萨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资助项目"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小学价值教育";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1年度项目"教师的价值教育意识及其培养"(项目编号:20110490307)研究成果
"价值教育"在西方的兴起与西方现代社会转型所引发的精神、信仰、价值、道德等诸多方面的危机和混乱有关,与学校教育改革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困难有关,价值教育是对现代西方社会中价值多元主义和价值相对主义所引发的价值取向危机的反思和...
关键词:西方价值教育 道德教育 教育改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