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化批评

作品数:7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伟蒲震元欧海龙李轶婷冯晓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广东行政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学评论》《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文学遗产》《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宋诗话中的生命化批评及其审美特征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21-128,共8页谭茜月 邱美琼 
生命化批评是中国古代文论具有民族特色的批评方法,而宋诗话中生命化批评的运用颇为可观。从类别上看,宋诗话中的生命化批评主要体现为人文事象与自然事象的联合并取,这源于许慎《说文解字》中记载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思维模式...
关键词:宋诗话 生命化批评 审美特征 
刘勰生命化批评——以《文心雕龙·风骨》为例被引量:1
《晋中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98-102,108,共6页李轶婷 
生命化批评就是把人的生命形式作为文学艺术结构形式的象征而进行的理论阐释。由此说明,文学也具有和生命相类或相通的特性。《文心雕龙·风骨》篇就极具代表性,从禽鸟之喻和情、气之喻两个维度而言,就体现了刘勰生命化批评的理论指向...
关键词:生命化批评 禽鸟之喻 情气之喻 人文背景 
论《文心雕龙》的生命化批评被引量:1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S1期77-78,共2页冯晓玉 
《文心雕龙》的生命化批评集中体现在《体性》和《风骨》两篇中,刘勰认为作家个性决定作品的艺术风格,建立了"文如其人"的风格论,并以"气"喻作品风格的清明爽朗,以"骨"喻作品内容的劲健端翔,建立了以"风清骨峻"为评文准则的风骨论。以...
关键词:《文心雕龙》 生命化 批评 以人为喻 
唐代文论中生命化批评的人文意蕴
《文学遗产》2009年第6期26-33,共8页肖占鹏 刘伟 
生命化批评深刻反映了文学与人的生命精神之间的密切关系,它要求文学作品应具有和生命特征相似、相通的内涵和形式。唐代文学批评的经典代表之中,陈子昂论"风骨",王昌龄论"势",杜甫论"神",韩愈论"气"与"不平则鸣",司空图论"生气远出",...
关键词:唐代文论 生命化批评 人文精神 
论中国诗话之生命化批评被引量:3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655-660,共6页欧海龙 
论题从生命哲学的角度探讨诗话的批评方式,认为诗话作家对于生存的体悟与生命价值的执着追求,使诗话批评方式本身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形成种种生命化的诗话批评:对生命本体的瞬间顿悟和直觉把握的点悟式批评;以艺术形式和生命形式为异...
关键词:诗话 生命意识 生命化批评 
“人化”批评与“泛宇宙生命化”批评——中国传统艺术批评模式中的两种重要批评形态被引量:13
《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180-186,共7页蒲震元 
本文讨论中国传统艺术批评模式中的两种批评形态:“人化”批评与“泛宇宙生命化”批评,分析这两种批评形态的生成原因、特点和价值,并揭示其与中国古代大宇宙生命美学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中国 传统艺术 批评形态 批评模式 “人化” 生命化 生命美学 
另眼相看中国传统文论──兼与《马眼中的骆驼》商榷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9-13,20,共6页邓红梅 
与西方文论相比,以“意境”、“气韵”这一类体现文学的生意和灵魂的范畴为其精髓的中国传统文论,更注重对于文学现象及其规律的整体性把握,可谓是一种“生命化批评”。这种批评风格的形成,反映出以先秦《易传》、魏晋玄学、唐宋禅...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论 生命化批评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