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作品数:46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生命美学生命人文精神元代生命美学思想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集宁师范学院学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语文学刊》《阴山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本之自然之性,为人之真性”——论嵇康之“真”
《阴山学刊》2022年第2期8-14,共7页刘春娜 刘伟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竹林名士崇尚自由与精神解放的审美特质是历代士人心灵的重要寄托,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智慧与人格精神演绎出了不朽的魏晋风度,数千年来依旧深入人心。其中,嵇康作为七贤之领袖,始终是文人传颂或评价的对象,作为魏晋士...
关键词:嵇康 “真” 魏晋风度 
辽金文学成果述评与前景展望——以中国辽金文学学会第十届年会为视点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0年第10期130-135,共6页刘伟 
中国辽金文学学会第十届年会旨在盘点1949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辽夏金元文学的研究成果,总结这段时期的研究经验,展望未来的研究前景,并为今后辽金文学研究探索新的学术路径与研究方法。本文从基础文献、作家作品、历史文化、文艺...
关键词:辽金文学研究 年会述评 时代使命 
陈维崧之号“迦陵”释义
《中国诗歌研究》2020年第1期150-161,共12页刘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康熙年间三色汇评手抄本《迦陵词》研究”(13CZW048)阶段性成果。
陈维崧是清初文学大家,吴伟业曾誉之为"江左凤凰"。陈维崧品性真诚,才情雅富,诗、古文、骈文兼擅,俱称大家,尤其以词名世,后世尊其为阳羡词派领袖。陈维崧号迦陵,其词集亦名为《迦陵词》。而陈维崧为何以"迦陵"为号,并命名其词集,学界...
关键词:迦陵 青鸟 妙音鸟 共命鸟 陈维崧 
唐代祥瑞文化中的生命美学思想抉要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105-109,共5页刘伟 
内蒙古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项目(YJRC12008)
中国古代祥瑞文化源远流长,至唐代更是显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王朝建立之初,统治者就利用祥瑞符命制造社会舆论,起到了笼络人心的巨大作用。唐代祥瑞文化崇尚人性,张扬炽热的生命脉动,体现了对人之价值的敬重,充满生命美学特质。
关键词:唐代 祥瑞文化 盛世意象 生命美学 
中晚唐屈原接受研究被引量:1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21-27,共7页隋天天 刘伟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中晚唐屈原接受研究”(项目编号:CXJJS18022)
经历了开元盛世的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步入了中晚唐的新阶段里,藩镇与中央对立,政治上经历了永贞革新和甘露之变,给广大文人的心灵带来了极大冲击。政治上的无情打击与贬谪,使广大文人自觉地与屈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深的共鸣。本文以中晚...
关键词:中晚唐 屈原 接受 
东坡诗元代接受论
《中国苏轼研究》2018年第1期289-300,共12页刘芳 刘伟 
一、东坡诗在元代的版本流传情况在中国诗歌史上,成就突出的大家往往被以姓氏概括称呼之,如'陶诗'(渊明)、'杜诗'(子美),而苏轼的诗亦被称为'苏诗'(子瞻)。苏轼的诗与黄庭坚的诗被并称为'苏黄',苏轼诗歌是宋诗经典的艺术范式,很大程度...
关键词:刘辰翁 苏轼诗歌 苏子瞻 
昭君故事母题的民族融通意涵被引量:2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127-135,共9页刘伟 
2016年内蒙古社科规划项目"内蒙古民族乡土故事精要萃编"(项目编号:2016ZJD036)阶段性成果之一
王昭君出塞和亲促进了汉匈间的和平友好交往,其功绩彪炳史册,存见于民间故事传说之中,形成了生动而系统的昭君故事母题。两千年来"昭君出塞"故事不断流传演变,纷繁多姿,对于民族间的友好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笔者通过爬梳史...
关键词:昭君故事 民族融通 流传演变 情感原型 
艺术类考生三观、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被引量:3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7年第11期24-26,共3页刘伟 
笔者于2017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聘为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统考编导类考生面试评委和笔试阅卷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笔者在考生的考试作答情况中发现一个严重问题,即大量报考本专业的学生在三观和心理方面存在极大的问题。这么...
关键词:艺术高考 三观 心理 “六有”作文法 
草原晨曲,故乡恋歌——评刘霄新作《阿Q的微信朋友圈》
《语文学刊》2017年第5期159-162,共4页刘伟 
刘霄君从事报业传媒多年,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能够广泛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深入生活,因而其所见所感往往具有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其新书《阿Q的微信朋友圈》是一部乡情与哲理并融的佳作。该书乡情厚重,关注现实社会,作者思考人生困...
关键词:乡情 批判 人生哲学 诗意 
禅桨荡漾心灵歌——苏轼耽禅原因考略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103-105,共3页刘伟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元代苏轼接受研究"(2012RWYB008)
苏轼作为宋朝文坛领袖人物,以其堪称百科全书式的艺术、才华、诗思而横绝古今。苏轼一生耽于佛禅,其诗歌中往往含藏了非常深刻的禅理。这与他生活的时空环境、所受的家庭熏陶以及交游僧寺和仕道蹇险的经历分不开。
关键词:佛禅思想 耽禅原因 人生智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