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识

作品数:4971被引量:4201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詹福瑞潘新和陈新汉杜宏春刘慧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冰心小诗中的“花”之意象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7年第10期21-22,共2页周云云 舒仁兰 
在"五四"诗歌创作中,冰心以其婉丽清新的文笔,"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地提倡爱的哲学,自成"冰心体"的小诗创作风格。冰心在其小诗中打造了一系列的意象,而其小诗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其诗中意象不无关联。文章择其中一个意象"花",从"花"之...
关键词:冰心小诗 花之意象 “花儿”情结 生命意识 
论高晓声散文中的生命意识——以《高晓声散文随笔卷》为例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7年第4期30-31,共2页姜航航 
高晓声是当代著名作家,其散文创作内容丰富,风格迥异,阅读高晓声的散文,我们可以从作家对自我价值的注重、对农村环境和农村生活的思考、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定位、渴望实现理想和人生价值以及反思现代化这五个方面感悟作品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高晓声 散文 生命意识 
解读毕淑敏小说蕴含的生命意识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6年第6期34-35,共2页刘红霞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No:2014mpxj3]
生命短暂且宝贵,生命渺小且伟大崇高。当生的痛苦与死的爽快和尊严道德相遇,我们该如何抉择。毕淑敏以文学探讨生命和死亡,追问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毕淑敏 小说 生命意识 
也谈《春江花月夜》的三重艺术境界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5年第7期14-15,共2页王长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以春、江、花、月、夜,体现了人生最动人最具魅力的良辰美景,使人不由得沉醉于美好,沉思于人生。诗情画意、冥思哲理的高度统一也构成了奇妙的艺术境界。本文试浅谈一下《春江花月夜》的三重艺术境界。
关键词:诗画同构 悲天悯人 关照同情 生命意识 
王一梅童话研究述评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4年第3期73-74,1,共2页于宁志 
王一梅是中国当代抒情童话的重要作家,其创作实绩没有引起研究界的足够重视。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中,大多围绕王一梅童话的代表作品进行主题阐释、艺术风格分析、童话观念概括等,研究的视野和方法有待进一步开拓和深化。
关键词:王一梅 抒情童话 生命意识 
聆听生命的浩瀚哲理——叶尔克西作品中的生命意识探究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3年第10期48-50,共3页丁玉珍 
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生长于阿勒泰一个名叫北塔山的牧场,儿时特殊的生存环境锻造了她对自然敏锐的观察力,扩大了她的关注度,使她懂得生命的神圣和重要。这种关于自然和生命的记忆使叶尔克西的文学作品流露出很强的生命...
关键词:叶尔克西 生命意识 黑暗 
历史反讽的狂欢化叙述与鲁迅的生命意识——以《补天》为例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3年第6期39-40,164,共2页王军 迟伟红 
鲁迅的小说《故事新编·补天》表现出鲁迅的生命意识,在鲁迅看来,生命本身是由性的压抑产生创造欲望,之后性爱升华为动人的母爱,不倦地为儿女劳作着,显现出伟大的品格。表现在女娲身上是造人,炼石补天,至生命老去。鲁迅表现这一生命意识...
关键词:历史反讽 狂欢化叙述 鲁讯 生命意识 
古诗词中蝉意象的生命意识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3年第6期109-110,共2页史超群 
古典文学中的香草美人传统以及君子比德之说,赋予自然之物以物外之趣,蝉也以其特殊的自然秉性博得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频频走入文学作品,成为咏叹的对象。从《诗经》《楚辞》到魏晋,再到汉唐以后,"咏蝉文学"迅速发展,蝉所寄托的含...
关键词:生命意识 古诗词  意象 古典文学 香草美人 文学作品 《楚辞》 
论杜甫夔州诗中生命意识的抒写被引量:2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3年第1期10-13,共4页王磊 
杜甫在寓居夔州的近两年里创作了大量诗歌,从生命意识层面审视,其创作由早年的对生命价值观层面的注重回归到了生命本体层面。夔州自然条件恶劣,给诗人的生存与生活带来极大压力;加之年老衰迈、痼疾缠身,使杜甫时时感到来自死亡的压迫...
关键词:杜甫 夔州诗 生死 生命本体 生命价值 
利用教材资源加强生命意识教育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2年第12期97-98,共2页张顺菊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借保尔·柯察金之口阐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生命意识教育 教材资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 利用 苏联作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