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识

作品数:4944被引量:4188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詹福瑞潘新和陈新汉杜宏春刘慧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教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荒记》:诗意与苦难共存的湘西记忆
《文学教育》2022年第26期182-183,共2页姚乐旗 
近现代以来,作家们纷纷"返回乡土",或以文为媒,诗意勾勒描绘地方"风景",展现乡土世界丰富的文化表情;或化笔为戟,以映射底层生存状态与生命意识为己任,深入探讨乡村历史境遇下的苦难生存现实.作家刘鸿伏于2019年出版的作品《南荒记》,...
关键词:兼容并包 小说故事 背景设置 乡土世界 生存现实 审美体验 生命意识 历史境遇 
张炎咏花词中的情感探析
《文学教育》2020年第34期42-44,共3页高莉莉 
咏花词创作是张炎言词之咏物不易的理论认识的实践。其咏花词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摹物赋形,体物细腻"的特点,即以人赋花、用典用物写所咏之花,使花形神兼备;二是"比兴寄托,情感丰富"的特点,即融寄其家国情怀和隐逸思想。...
关键词:张炎 咏花词 家国之念 山水情怀 生命意识 时间意识 
论《到灯塔去》中詹姆斯的生命意识建构
《文学教育》2020年第28期50-53,共4页邱姿慧 
詹姆斯在小说文本中对父亲极度仇恨的意识话语是不合理的,不符合六岁儿童应有的认知水平。詹姆斯的生命意识建构不仅是拉姆齐夫人"控制"的结果,还是伍尔夫对自身家庭的复杂情感的投射。拉姆齐夫人的去世,詹姆斯的建构过程发生转折,本文...
关键词:伍尔夫 到灯塔去 生命意识 雌雄同体 
伟大的同情:《兔与猫》的象征意蕴探究
《文学教育》2020年第19期26-27,共2页肖澳敏 
在《兔与猫》中,鲁迅运用象征手法刻画了几个富有象征意蕴的形象:兔、猫、“我”,他将“伟大的同情”给予受到黑猫残害的兔子一家,让“我”凭着“强烈的正义感”杀死黑猫来为兔子报仇。在看似平常温和的笔法下,鲁迅赋予《兔与猫》在形...
关键词:象征手法 《兔与猫》 生命意识 抗争意识 
大学语文中《世说新语》三则的教学理念
《文学教育》2020年第21期44-45,共2页郑格格 
安徽省教育厅2017年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智慧课堂试点项目《大学语文智慧课堂试点》”项目编号:2017zhkt025。
《世说新语》这部作品中,有丰富的内涵值得挖掘,在三则选篇的教学实践过后,结合教学过程梳理教学的理念,总结教学规律,探寻此类作品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价值。
关键词:《世说新语》 教学 背景 生命意识 
与时代共痛:论石一枫小说创作中的生命意识
《文学教育》2019年第26期29-31,共3页钟力 
近些年来,石一枫的小说创作日趋成熟,他以强烈的现实关怀把握当下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不可避免的时代阵痛。在石一枫主要的中、长篇小说创作中,作品表现出对人物生命意识流动的探索,揭示人的生存困境,展现了作者所秉承的"感悟他人伤痛...
关键词:时代 共痛 生命态度 共情 
《生命的呐喊》女性生命意识的分层检视
《文学教育》2019年第9期122-123,共2页崔璐 
《生命的呐喊》是女性作家张雅文的自传,她用自己曲折的经历、真实而又充满正能量的语言激励着大家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去生活。通过细读文本发现: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那个时代的女性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超越,笔者将此概括为女性生命意...
关键词:《生命的呐喊》 女性生命意识 分层检视 
论《牡丹亭》中的道教文化
《文学教育》2018年第31期46-47,共2页杨艳丽 
纵观古今,我国文人受道教文化默化潜移之例数见不鲜。汤显祖视《牡丹亭》为其众多戏曲中较为满意的一部,他将自己的道教思想融入于戏曲创作中。《牡丹亭》这本戏曲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文本内容中都呈现出鲜明的道教文化特征。从《牡...
关键词:道教文化 牡丹亭 生命意识 
例析莫言小说的动物书写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18年第22期20-21,共2页程万 
莫言是乡土文学的执笔者,他以生命为基点的写作,彰显了对生命价值的独到理解,特别是小说中多样的动物书写,向人们展现了鲜活的生命氛围,同时也回归到最原始的文化传统,反思了近五十年中国大地的风云变幻,探索着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精神家...
关键词:莫言小说 动物书写 生命意识 
评杨程的《新感觉派的身体审美研究》
《文学教育》2018年第10期144-145,共2页金琪 
《新感觉派的身体审美研究》一书不落窠臼,创造性地从身体审美的角度切入,研究新感觉派的文学文本中对"身体"的书写,并将其上升到生命美学与生命意识层面,带领读者领略中国社会由古代向现代转型时期身体美学与生命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新感觉派身体审美研究》 身体美学 生命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