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

作品数:486228被引量:641077H指数:18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士金黄国勤郇庆治王如松彭珂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态经济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面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供需分区优化策略——以喀斯特生态脆弱地区为例
《生态经济》2025年第5期211-218,共8页林蔚 丘水林 郑颖生 李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多尺度城市化梯度下的鸟类谱系/功能/均质化及生境优化与多样性提升研究”(52478053);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广州加快森林城市建设研究:供需视角的布局优化与增益路径”(2023GZQN29);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补偿机制设计与政策保障研究”(FJ2023C048)。
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是生态脆弱地区的重要事项,对应的生态产品社会经济需求和生态系统供给却经常出现不均衡不协调,严重制约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高质量发展。为此,从社会经济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切入,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
关键词:空间分区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供给能力 需求水平 喀斯特生态脆弱地区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
《生态经济》2025年第5期230-231,共2页李伟涛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提到一个新的词汇--新质生产力。随后的一年多来,党和政府的重要会议经常提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
关键词: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内在逻辑 新质生产力 
《生态经济》投稿须知
《生态经济》2025年第5期M0002-M0002,共1页
《生态经济》杂志是全球创办较早的生态经济领域学术研究类刊物,由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云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合办,《生态经济》编辑部出版。《生态经济》杂志...
关键词: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 云南教育出版社 
旅游产业—健康产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生态经济》2025年第5期127-138,共12页舒小林 张倩兮 闵浙思 郭向阳 单淑幸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地区旅游特色小镇模式比较研究”(19BJL055);贵州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项目“省域旅游产业、健康产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及影响因素研究”(2024ZXSY019)。
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被称为“五大幸福产业”,探索旅游产业、健康产业与生态环境关系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及建设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探究旅...
关键词:旅游产业 健康产业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障碍因子及影响因素诊断 
京津冀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产品价值时空演变研究
《生态经济》2025年第5期203-210,共8页户艳领 陈一洋 
雄安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雄安新区生态产品碳汇价值测度及碳中和实现路径”(XASK20220401);202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价值实现机制研究”(20210201074)。
测度和分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产品价值的时空演变特征,对于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具有重要作用。论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选取京津冀代表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并运用莫兰指数从生态产品价值空间总体格局、...
关键词:生态产品价值 生态功能区 时空演变 京津冀 莫兰指数 
“双碳”目标下中国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和收敛性
《生态经济》2025年第4期87-95,共9页张灿 袁振龙 李继霞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项目“京津冀新型城镇化与城市韧性关系的研究”(KY2024D0177)。
在“双碳”目标下分析中国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和收敛性对实现强可持续发展有现实意义。论文运用Super SBM-DEA模型测算了2007—2020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利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核密度函数...
关键词:“双碳”目标 生态福利绩效 动态演进 区域差异 收敛性分析 
京津冀旅游效率与生态环境的动态响应及协调效应研究
《生态经济》2025年第4期142-147,168,共7页郭伟 刘彤彤 杨硕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发展理念下河北省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HB22GL017)。
论文在探讨2013—2020年京津冀旅游效率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协调发展趋势。通过构建京津冀旅游效率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PVAR模型来分析京津冀旅游效率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进一步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和马尔科夫链模...
关键词:旅游效率 生态环境 动态响应 协调效应 京津冀 
乡村生态韧性评价与能力建设研究
《生态经济》2025年第4期206-214,共9页王润 魏绮梦 潘晓敏 杜洋 龙飞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计划“北京市乡村民宿集群开发与乡村协同优化发展研究”(SM202310020001);北京农学院繁荣社科行动计划人文社科专项“北京市乡村数字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场景模式与实现路径”(FRSK-2024-013)。
在城镇化和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乡村地区具备的生态调节功能大为凸显,提高乡村生态韧性成为规避风险和应对危机的关键。论文以生态韧性理论为视角,评估乡村地区的生态韧性水平,探究乡村地区在空间上应对生态风险能力的差异,从而制定...
关键词:生态韧性 乡村韧性 韧性评价 乡村规划 韧性能力建设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生态文明建设的机理和路径
《生态经济》2025年第4期215-220,共6页屈楷博 马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理念研究”(23BKS082);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碳中和背景下煤矿区生态碳汇功能提升及NbS实现路径研究”(2022MS07009)。
面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构性压力,需要新动能助力其实现转型以应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形势任务。论文基于对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脉络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阐述和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梳理分析,总结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生...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生态文明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黄河流域人口结构—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生态经济》2025年第4期230-231,共2页岁磊 
2024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十五五’时期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研究”(2024JC018);2025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河南省人口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25B790013)。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经济走廊,覆盖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等多个生态区域,横跨九个省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黄河流域内人口结构、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愈加复杂。人口分布不均、城镇化失衡...
关键词:资源型经济 经济走廊 生态环境 生态安全屏障 耦合协调度 区域可持续发展 生态承载力 生态区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