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电影

作品数:132被引量:20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亦昊朱鹏杰于晓风常如瑜李桢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生态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态电影视域下的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2》
《河北画报》2023年第14期139-141,共3页夏梦圆 王宇菲 
2022年河北传媒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项目名称是“生态批评视域下的电影创作理念研究”,项目编号:KT202267。
《流浪地球2》作为一部科幻灾难片在发挥其艺术审美功能的同时,还有着极为深厚的社会价值,不仅带给观众极大的视觉震撼,对树立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生态电影批评的视角下进行赏析,首先明确何...
关键词:生态电影 《流浪地球2》 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 
叙事“包围圈”:生态题材的矛盾书写
《电影文学》2023年第7期154-156,共3页邓扬帆 赵永华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开始创作生态题材电影后,该题材电影虽数量稀少但不乏佳作,而《一丈天地》作为小成本且小众的公益电影,突破该题材电影的书写惯例,完全以人为主体进行故事创作,从侧面书写生态保护问题,更围绕“包围圈”这个关键...
关键词:生态电影 电影主体 矛盾书写 包围圈 
生态批评维度下新时代国产电影的地方想象被引量:1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12-119,共8页孙祖欣 
地方是生态批评中的重要概念,从地方的视角切入,审视新时代国产电影,可以发现一条从想象的故乡(乡村)到城市地方化的生态路径。有关故乡的电影在怀旧和乡愁的情绪里展现想象中的田园牧歌,帮助现代人建立与地方的情感纽带。在乡村向城市...
关键词:生态批评 生态电影 地方 栖居 故乡 城市 
生态主义观照下的影视艺术教学
《艺术教育》2023年第2期123-126,共4页史馨 
文章在阐释生态主义艺术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基于对影视创作课的思考与实践,从教学理念、内容与方法、课程评价等方面探讨了生态主义视野下的影视艺术课实施生态艺术教育的可能性,试图唤起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的生态意识,从而通过艺术教育...
关键词:生态主义 生态艺术教育 生态传播 生态电影 生态专题影视教学 
生态批评维度下新时代国产类型电影研究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64-69,共6页孙祖欣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时期中国电影主体性问题研究”(2021SJA0464)。
生态批评反对启蒙运动以来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期待以一种更为广阔的视野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工业文明时代的和谐共生。新时代类型电影中,灾难片仍然是一片生态荒漠,英雄主义的成功塑造遮盖了本应出现的生态批评和反思;喜剧大片和...
关键词:生态批评 生态电影 类型电影 
我国生态灾难电影的舆论引导功能研究
《声屏世界》2022年第2期28-30,52,共4页杨旭明 沈懿哲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公民新闻与公众参与:新法规框架下大气污染舆论监督的有效机制研究”(课题编号:17YJAZH106)。
文章通过对19部代表影片的内容分析,发现国产生态灾难电影具有环境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功能。具体表现是: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破坏等灾难议题经由导演和制片方的预先设置,通过影像符号的艺术形象呈现,形成电影内部舆论,进而触发电影外...
关键词:生态电影 环境灾难 舆论引导 
家园意识与生态启示录:近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生态之思
《声屏世界》2022年第1期35-36,共2页刘佩瑶 
近年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呈现出新的创作态势,这些影片在探讨民族、地域文化的同时也开始体现出对生态环境的审思,并以其独特的影像书写提供给现代社会进行生态之思的启示录。文章结合生态主义思潮,以生态批评的视角对近年的少数民族题...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家园意识 生态批评 生态电影 
为生态建言,为电影献策--评《何处是吾乡:生态电影的终极之问》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1年第11期179-182,共4页曾静平 赵婉兵 
作为“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读物”资助出版的著作,《何处是吾乡:生态电影的终极之问》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立足本土,诠释中国当代生态电影的发展,探索生态电影创作与欣赏的规律、方法与技巧,解读优秀生态电影作品。著作体系严谨...
关键词:《何处是吾乡:生态电影的终极之问》 生态电影 生态文明 
论生态电影中的审丑被引量:1
《鄱阳湖学刊》2019年第5期85-90,127,共7页王坤宇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西部项目“中国生态电影的类型化研究”(17EC232)
丑的意象和境界是生态电影重要的表现对象和叙事因素。生态电影展示的丑包括自然之丑和人为之丑。自然之丑的影像显现,一方面冒犯着接受者既有的审美定式,另一方面又呈现一种完整的自然和环境。人为之丑指向的是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人的...
关键词:生态电影 生态审丑 生态理性 
《阿凡达》的生态身份认同探究
《鄱阳湖学刊》2019年第5期91-98,127,128,共10页唐梅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生态批评的理论问题及其中国化研究”(19JJD750005);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TJWW17-001);闽南师范大学校长基金项目(SK18015)
生态批评的处所理论对自然处所与人的自我身份认同之关系的论述,拓展了传统意义上的身份认同理论的批评空间,发展出一种生态的自我认同观。这种自我认同观超越了种族和文化的限制,强调从生态角度来确认自我的身份。生态电影《阿凡达》...
关键词:《阿凡达》 生态电影 处所理论 生态身份认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