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毒理

作品数:861被引量:5074H指数:3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周启星陆光华刘征涛宋玉芳林匡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毒性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NDMA对淡水中鲫鱼幼苗的生态毒理效应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4年第3期10-18,共9页马蕾 李翠梅 石梦琦 金国裕 张绍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9153);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2SS09);苏州市水利水务科技项目(2022008)。
N-亚硝基二甲胺(NDMA)是一种高毒性和环境持久性的强致癌物质,广泛存在于人类的生活环境中。该研究以鲫鱼幼鱼为受试鱼种,采用半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测定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研究了NDMA对鲫鱼幼鱼的毒...
关键词:亚硝基二甲胺 鲫鱼幼苗 急性毒性 蛋白质 SOD酶 CAT酶 
三唑类杀菌剂的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
《自然科学》2024年第1期219-225,共7页刘凯 梁啸 王新 
三唑类菌剂是指含有三氮唑环结构的一类杀菌剂,绝大多数为手性化合物,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优点。其在农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植物病害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三唑类杀菌剂的大量使用引起了科研人员对其在环境中行为和生态毒性的...
关键词:三唑类杀菌剂 环境降解 生物富集 非靶标生物毒性 生态毒理学 
稀土元素镱和钕对大型溞的毒性效应研究被引量:1
《生态毒理学报》2022年第3期445-453,共9页邓丽思 舒军辉 王灶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21966013/B060303);江西理工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项目(3401223393)。
考察典型稀土元素镱和钕对大型溞的急性和慢性毒性,结果表明,钕对大型溞的24 h半数致死浓度(LC_(50))为37.72 mg·L^(-1),95%的置信区间为30.49~58.56 mg·L^(-1);48 h-LC_(50)为12.98 mg·L^(-1),95%的置信区间为10.56~15.84 mg·L^(-1...
关键词:  大型溞 生态毒理 
国内外农药相关数据库建设现状分析被引量:6
《环境与职业医学》2020年第12期1211-1218,共8页董书衡 张心悦 魏兰馨 沈诩翔 周蓉 刘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801105);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910286181X)。
化学农药的大规模使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造成了诸多影响。在开展环境污染物风险评估、环境污染治理、农药管理、生态毒理学等方向的研究时,系统的农药相关数据库平台是不可缺少的基础支持。本综述介绍了欧洲食品安全局OpenFoodTox...
关键词:毒性数据库 农药 风险评估 生态毒理 环境管理 
氯化苦的生态毒理效应被引量:6
《世界农药》2020年第10期32-35,45,共5页曹坳程 方文生 王秋霞 颜冬冬 李园 欧阳灿彬 郭美霞 
基金资助项目类别(31972313)。
氯化苦是一种古老的熏蒸剂,在发达国家有超过70年的使用历史。在我国使用历史仅20余年,主要在山东、河北、北京、云南、四川、重庆、山西等地用于草莓、生姜、番茄、茄子、辣椒、三七、人参、山药等作物上防控土传有害生物,解除连作障碍...
关键词:氯化苦 毒性 农药残留 风险评估 
高氯酸盐毒性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4
《食品工业科技》2018年第8期341-347,351,共8页宋正规 沈坚 张爱芝 张书芬 满正印 刑家凓 蔡君美 李和生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科技计划项目(SP201617)
高氯酸盐已经成为全球性污染物,在生活用水、果蔬、奶制品及其肉制品中均被检出。通过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介绍了高氯酸盐的生态毒理研究现状和检测技术发展历程。较深入的探讨了高氯酸盐毒性并对其治理进行了展望。对检测技术进行了全...
关键词:高氯酸盐 污染物 生态毒理 检测技术 
壬基酚溶液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年第12期2414-2420,共7页李安 潘立刚 张秀彤 梁刚 满燕 靳欣欣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KJCX20150408)~~
为探究壬基酚溶液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急性致死毒性和非致死毒性效应,将同期化后的秀丽隐杆线虫暴露于壬基酚溶液24 h,考察壬基酚对秀丽隐杆线虫的半致死浓度、性腺臂发育、子代数目、虫体长度和身体弯曲频率等毒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
关键词:壬基酚 秀丽隐杆线虫 生态毒理 
球肾白线蚓与赤子爱胜蚓生态毒理测试比较被引量:2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6年第6期388-390,共3页朱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047001);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ZR1429700)
通过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和球肾白线蚓(Fridericia bulbosa)的个体特征、饲养环境、试验方法操作性、受试生物的敏感性等方面开展系统比较,探讨了球肾白线蚓对土壤中典型污染物生态毒性检测的优势。结果表明,球肾白线蚓...
关键词:环境学 球肾白线蚓 赤子爱胜蚓 LC50 急性毒性 
化学品对水生动物的生态毒理学研究评述
《海河水利》2015年第5期7-15,共9页王乙震 黄岁樑 林超 周绪申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013DFA71340);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203-002)
水生动物毒性实验一般都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忽略了天然水体中各种环境因子和暴露方式的影响。较全面地讨论了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悬浮颗粒物、混合污染物、p H、温度和硬度等几种环境因子存在条件下化学品对水生动物的生态毒性效...
关键词:环境因子 非稳定暴露 毒性 模型 风险评价 
微板吸光法在藻类毒性分析中的应用
《农业与技术》2015年第14期1-1,26,共2页李适云 何裕坚 张宏涛 
2013年佛山市院市合作项目(项目编号:2013HT100091)
本文通过细致分析与探究微板吸光法用于测定环境毒物对藻生长的抑制效应,指出微板吸光法是1种以微藻为指示生物,置于96孔板培养,用酶标仪连续测定其吸光度,从而评价毒物毒性的方法。大量试验成果可证实该法具有所需样品量少、易于设置...
关键词:微板吸光法 毒性试验 生态毒理 藻类 酶标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