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机制

作品数:38被引量:48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友绍欧阳志云郑华于贵瑞黄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草业科学》《中国乡镇企业会计》《浙江化工》《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群落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金沙江底栖真核微生物地理分布特征及生态学机制被引量:4
《环境科学》2023年第2期839-846,共8页崔戈 陈娟 王沛芳 王超 王洵 张波 吴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2039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20220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92047201,92047303)。
真核微生物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关于大型河流真核微生物的地理分布模式和生态学机制仍知之甚少.以我国西南梯级水电开发河流金沙江为研究区域,探讨了底栖真核微生物的地理分布特征及影响因...
关键词:沉积物 真核微生物 群落结构 扩散限制 共现网络 
我国科学家揭示植物调节地上地下昆虫互作化学生态学机制
《农药市场信息》2013年第24期35-35,共1页刘刚 
地上和地下昆虫互作对于植物生长和地上地下昆虫群落结构组成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地上和地下昆虫互作的内在机制还不清楚。研究表明寄主植物可以调节地上和地下昆虫的相互作用,植物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和分配可能在其中...
关键词:昆虫群落 生态学机制 相互作用 植物生长 地上 科学家 次生代谢产物 化学 
干旱荒漠区人工植物群落演替模式及其生态学机制研究被引量:34
《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第9期1451-1456,共6页徐彩琳 李自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970135;30070139);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10085);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资助(2002CCA0030)
以我国干旱荒漠区包兰铁路沙坡头地段人工植被防护林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区域植被建立与发展过程中,优势植物种的种群动态和人工植物群落的演替模式,探讨了植物群落演替的内在动因和生态学机制。结果表明,该区人工植被经过40余年的...
关键词:干旱荒漠区 人工植物群落 演替模式 生态学机制 
冗余概念的界定与冗余产生的生态学机制被引量:29
《西北植物学报》2003年第5期844-851,共8页张荣 孙国钧 李凤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项目 G2000018603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
冗余是指这样的生命实体,由于其存在,导致生物个体、种群、群落乃至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对人类有益的功能输出降低,通过管理措施或育种手段剔除这部分 冗余 实体,个体、种群、群落乃至生态系统水平上对人类有益的功能就会得到加强,我们把...
关键词:冗余 产生 生态学机制 生物个体 种群 生态系统 功能输出 生物群落 
松嫩平原主要盐碱植物群落生物生态学机制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8
《植物生态学报》1994年第1期41-49,共9页杜晓光 郑慧莹 刘存德 
本文采用野外调查分析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方面初步探讨松嫩平原三个盐碱植物群落的生物生态学机制,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盐碱含量是决定盐碱植物群落组成和分布的主导因素。在植物群落的生态分布上,表现出虎尾...
关键词:松嫩平原 盐碱植物 群落 生态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