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

作品数:4042被引量:13629H指数:7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王青顾晓薇赵先贵刘建兴李广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生态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海祁连山生态功能区生态承载力测算与保护研究
《绿洲农业科学与工程》2025年第1期66-73,共8页王浩 张腾飞 张爱儒 
基金资助项目(23ZD003)。
基于青海祁连山所涉及的15个县的数据,文章分别从气候、生态、社会以及经济4个要素层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祁连山生态功能区生态承载力进行测算。结果得出,在生态足迹上,天峻县最高,不同土地类型中化石能源又为最高。在生态承载力上,天峻...
关键词:祁连山 生态功能区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模型 产业生态化 
天津市水资源现状分析与多情景演化规律研究
《节水灌溉》2025年第4期73-80,共8页冯世奥 秦文静 石文豪 陈文娟 李媛媛 李新旺 张永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7168)。
为研究天津市水资源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将天津市水资源供需系统划分为人口、经济、环境、资源4个子系统,并根据变量间因果关系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分别使用2012-2019年、2020-2023年的数据进行模型调优...
关键词:天津市 系统动力学 生态足迹法 水资源现状分析 未来多情景模拟 
土地利用变化视角下生态移民区生态承载力研究
《人民长江》2025年第4期105-111,120,共8页段超宇 马世龙 田巍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AAC03723,2023AAC03738)。
为探求宁夏生态移民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基于红寺堡区2000~2020年土地数据,采用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动态度、转移矩阵等指标,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程度及空间转移3个方面,全面分析红寺堡区建成以来土地利用时...
关键词:生态承载力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足迹 生态盈余/赤字 生态移民区 红寺堡区 宁夏 
黄河源区不同县域生态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5年第2期23-30,共8页张小燕 周诗鹏 祁雪姣 李健明 哈妍晖 卢素锦 
国家自然科学“长江源区气候变化趋势预测与典型湿地水文水质响应研究”基金资助项目(31760147);青海省科技厅“西宁市湿地碳氮汇能力及湿地植物固碳脱氮技术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23-HZ-802)。
根据2005—2020年黄河源区9个县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和生态承载力转换因子,采用生态足迹法计算并分析各县域生态承载力和绝对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近15年来源区各县域草地面积占优势,建设用地面积增幅均较高,兴海县、同德县、...
关键词:生态承载力 绝对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法 黄河源区 
生态产品价值视角下的生态补偿额度测算——以陕西省为例
《灌溉排水学报》2025年第3期77-86,共10页董彭蓓 任宗萍 乔海亮 熊萍 徐国策 贺国凯 王璞 
陕西省教育厅青年创新团队科研计划项目(24JP122)。
【目的】以陕西省为例,开展省域尺度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生态补偿额度分析,为完善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生态补偿科学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技术指南》评估了陕西省生态产品的价值量,并采用...
关键词:生态产品价值 生态补偿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环境与发展》2025年第1期19-27,共9页刘刚 
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分析工具,探究其在评估和指导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应用,以期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优化。对现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进行深入分析,明确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一步提出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优化策略,旨在减小...
关键词:生态足迹理论 生态产品价值 路径优化 可持续发展 环境效益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法的佛山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广东水利水电》2025年第1期12-17,23,共7页彭靖 
为定量分析水资源压力大小,研究佛山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及水资源承载力模型,分析佛山市2011—2020年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能力的时间变化及空间差异,并用4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进行评价。...
关键词:水资源生态足迹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佛山市 
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渐变式生态协同调控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24年第12期137-141,共5页付飞 
生态环境功能的区划是一个节点往复却无限接近的渐变式过程,本研究以生态足迹模型为基础,利用DMSP搭载的OLS传感器针对人口密度分布进行遥感解译,采用资源卫星Landsat5 TM的卫星影像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类,以规划预留为前提,在满足区...
关键词:逼近原则 生态环境功能规划 生态足迹 遥感解译 
林业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研究
《农村科学实验》2024年第24期39-41,共3页孙云龙 
林业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该研究采用实地调查、遥感技术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某林区工程建设前后的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和空气质量等指标进行了系统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合理规划的林业工程可...
关键词:林业工程 生态环境 影响评估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足迹预测
《节水灌溉》2024年第11期39-45,53,共8页陈益平 秦欢欢 黄丽想 王健泉 陈凡 
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22NRE11)。
在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得到重视的时代,水资源的供需均衡是衡量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与水资源有关的生态足迹相关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所采用,是一个具有关键意义的衡量指标。然而,在这方面的研究中,...
关键词: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承载力 系统动力学 生态足迹模型 生态亏损 情景 预测 山东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