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毒性

作品数:1070被引量:5573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吴永贵崔建升只金芳刘征涛李志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环境科学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多菌灵和毒死蜱的氯化降解及太阳光光解特性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2025年第3期111-122,共12页赵莹莹 贾海祥 林雨 迟凯璐 李晓茹 马晓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52170050)。
加氯消毒是污水厂的常用工艺,但加氯过程对痕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与生物毒性变化尚不清楚,而太阳光对于去除污水厂二级出水中的痕量有机物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以多菌灵(CBN)和毒死蜱(CPF)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降解动力学、影响因素、...
关键词:多菌灵 毒死蜱 光解 氯化 生物毒性 
典型石化废水有机物组成特点及与生物毒性效应相关性分析
《环境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110-120,共11页麻微微 康舒宇 黄虹溶 张晓琦 施雪卿 孔巧平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ZR2021QE227);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No.2022KJ164)。
石化废水毒性有机物组成复杂,其生物毒性效应及诱导生物毒性效应的关键有机物组分尚未明晰.本研究探究了石化废水中强极性、中极性和非极性有机物组成特点及与生物毒性效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石化进水和气浮工艺出水中强极性和非极...
关键词:石化废水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氧化应激 毒性有机物 
藻毒素介导下硫酸盐还原菌与硫形态的响应变化及其衍生的生物毒性效应
《环境科学学报》2024年第12期435-442,共8页曹琳 吴昊 徐怡婷 徐毅成 丰亚茹 叶文涛 吴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31772855);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LQ12B07001);湖州市公益性应用研究项目(No.2021GZ53);浙江省尖兵领雁计划项目(No.2022C02058);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No.202410347053)。
硫化物浓度是养殖水体监控的重要指标,高浓度的硫化物极易对水生生物造成毒害.藻毒素是养殖水体中普遍存在且毒性较强的有机污染物.为探究藻毒素介导下不同形态硫化物的响应变化及其衍生的生物毒性效应,本研究以微囊藻毒素-LR(MC-LR)为...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 硫酸盐还原菌(SRB) 硫化物 日本沼虾 毒性效应 
复合人工湿地对污染河水中新污染物及生物毒性去除特性研究被引量:1
《环境科学学报》2024年第6期132-140,共9页戚东辉 马晓妍 林雨 王鑫玉 郑于聪 陈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52170050);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2022JC-031);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No.2022SF-454)。
为了明确不同人工湿地类型对污染河水中新污染物(ECs)和生物毒性的去除效果,以皂河东侧中试规模的水平潜流-表面流复合人工湿地A(HF-FWS/HCW A)和表面流-表面流复合人工湿地B(FWS-FWS/HCW B)两种复合人工湿地(HCWs)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
关键词:复合人工湿地 河流污染 新污染物 生物毒性 生态安全 
纳米聚苯乙烯塑料对红霉素生物毒性效应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环境科学学报》2023年第2期499-508,共10页王亦凡 刘建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52170906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BK20221505)。
微/纳米塑料(Micro/nano-plastic,MPs/NPs)和红霉素(ERM)是水环境中检出浓度较高新污染物,二者共存产生复合生态毒理风险.以大型溞为模式生物,研究不同老化程度的纳米聚苯乙烯塑料(PS)和ERM单独与联合暴露对浮游动物生长、繁殖、游泳等...
关键词:聚苯乙烯 老化纳米塑料 红霉素 大型溞 联合毒性 
臭氧氧化印染工业园废水的效能与机理研究被引量:4
《环境科学学报》2022年第12期12-21,共10页罗新浩 胡勇有 陈元彩 程建华 
本研究开展了印染废水臭氧氧化影响因素、降解动力学和淬灭实验,测定了自由基物种、降解产物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结果表明,苯胺去除效率随着pH值、臭氧投加量和臭氧投加速率的增加分别逐渐减小、增加和减小,且臭氧浓度为24 mg·L^(-1)...
关键词:印染工业园废水 苯胺 复合污染 臭氧氧化 生物毒性 
生物阳极型MFC对磺胺喹噁啉的降解性能研究被引量:2
《环境科学学报》2022年第7期170-181,共12页郭佩茹 汪素芳 郑杰蓉 王翠翠 龚勍 周爱娟 岳秀萍 段润斌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9YFC04086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No.21707099)。
磺胺喹噁啉(Sulfaquinoxaline,SQX)作为一种磺胺类抗生素,广泛用于禽畜球虫病防治,易在环境中残留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对其降解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以10 mg·L^(-1)SQX和乙酸钠为底物研究SQX...
关键词:磺胺喹噁啉(SQX)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 产电性能 生物毒性 微生物群落 
白洋淀村落水域沉积物中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被引量:10
《环境科学学报》2021年第10期4074-4085,共12页张杨 许梦雅 张超 单保庆 刘操 翟付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907267)。
选取白洋淀下张庄、大田庄、邸庄、圏头乡、采蒲台5个典型淀中村为研究对象,分析村边水域沉积物中营养元素(N、P、S、OM)和重金属(Cd、Cr、Cu、Ni、Pb、Zn)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有机污染指数法、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进行系统性...
关键词:白洋淀 淀中村 营养元素 重金属 风险评价 生物毒性 
臭氧化芳香族化合物中生物毒性的演变规律研究被引量:2
《环境科学学报》2021年第3期1111-1122,共12页马雪柔 魏建建 马德华 王连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708292)。
臭氧工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难降解废水的处理,但由于臭氧的部分氧化特性,可能会导致高毒性中间产物的生成.为了揭示臭氧工艺的生态安全性,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臭氧化苯酚、邻甲酚、对甲酚、间甲酚、苯胺和对氯苯胺时急性生物毒性的变...
关键词:臭氧化 芳香族化合物 生物毒性 中间产物 氧化性物质 
纳米CuO在水体环境中的转化行为及其对大型溞的毒性效应被引量:1
《环境科学学报》2020年第5期1858-1864,共7页马增杰 赵焕新 张辉 万斌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No.LQ2019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577256)。
为探究纳米CuO颗粒(CuO NP)在水体中的环境暴露风险,考察了腐殖酸(SRHA)和酸根离子对CuO NP转化行为的影响,探讨了CuO NP在不同条件下转化对大型溞的毒性效应差异.结果表明,与单独水体中CuO NP的转化行为相比,H2PO4^-显著促进了CuO NP释...
关键词:CuO NP 腐殖酸 酸根离子 环境转化 生物毒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