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放大

作品数:50被引量:538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罗孝俊麦碧娴吴江平余杨王雨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典型有机锡的生态与环境健康效应及风险
《中国科技成果》2025年第2期62-63,共2页 张纪亮 左正宏 何承勇 洪美玲 张春暖 王重刚 
三丁基锡(Tributyltin,TBT)和三苯基锡(Triphenyltin,TPT)属于典型有机锡,被广泛用作生物杀灭剂、木材防腐剂和海洋船只防污涂料添加剂,是水环境中常见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不仅对水生非靶标生物具有高毒性,还能在食物网中表现出生...
关键词:有机锡 木材防腐剂 生物放大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防污涂料 三丁基锡 三苯基锡 食物网 
北黄海生物短链和中链氯化石蜡的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
《海洋环境科学》2024年第6期872-881,F0004,共11页高梦浩 栗笑迎 陈吉平 张海军 高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2022YFC3105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276186)。
氯化石蜡(chlorinated paraffins,CPs)是一类广泛使用的工业化学品,常用作阻燃剂、增塑剂等添加到塑料及其制品中。其中,短链氯化石蜡(short-chain CPs,SCCPs)和中链氯化石蜡(mediumchain CPs,MCCPs)因其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水生...
关键词:短链氯化石蜡 中链氯化石蜡 北黄海 生物放大 暴露风险评估 
短链氯化石蜡在海洋环境中的分布及生态毒理效应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4年第3期33-42,共10页宋敏 韩典峰 丁玉竹 刘小静 刘永春 薛敬林 王明磊 李佳蔚 王景 章寸心 徐英江 
山东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ZR2023MD121);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SDAIT-26-05,SDAIT-14-08);烟台市科技创新发展计划项目(2023YD089,2023YD090)。
短链氯化石蜡(Short-chain chlorinated paraffin,SCCPs)受工业活动及季风气候影响,在中国海洋环境中的分布总体上呈现沿岸大于深海。由于其具有较高的亲脂性和疏水性,极易在生物体内聚集,并可通过食物网传递产生生物放大效应。此外,大...
关键词:生物蓄积 生物放大 毒性机制 食物网 海洋环境 
南宁市大王滩水库沉积物重金属地球化学评价及防治建议
《南方自然资源》2023年第4期43-46,共4页罗雄壮 凌胜华 张振松 侯军恒 
沉积物作为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指示器。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受水库周边农药、化肥、生活污水等因素影响,沉积物积累了大量人为排放的重金属污染物。沉积物中重金属因为生物积累、生物放大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具有...
关键词:生物放大 水环境质量 生物积累 重金属污染物 人体健康 生活污水 水环境污染 生态系统 
海洋环境中微/纳米塑料对浮游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1期57-68,共12页刘星辰 周超 徐艳格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LQ18D060006);舟山市科技局“浙江海洋大学科技专项”(2019C2109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42020104009)。
全球备受关注的污染物——微/纳米塑料(MNPs),广泛分布于全球水环境中,严重危害着海洋生物,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浮游生物在海洋中总量大,是海洋食物网的重要联通者,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由于全球塑料制品的使...
关键词:微纳米塑料 浮游生物 生物积累 生物放大 毒理机制 
神经毒素BMAA的生物合成、食物链传递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2期10-21,共12页李爱峰 闫业举 邱江兵 李敏 付艺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U2106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6093)资助。
本文参考有关BMAA的来源、作用机制及可能的生物合成过程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系统介绍了最早在苏铁组织中发现的BMAA毒素在淡水或海洋环境中蓝细菌、硅藻和甲藻样品中的检出情况及其沿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梳理了BMAA的毒性机制及可能的...
关键词:BMAA 来源 生物合成 生物放大 致病机理 
生物体内环形挥发性甲基硅氧烷的分布、行为及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5
《环境化学》2022年第1期193-204,共12页孙宏雨 李栋学 徐琳 邱春生 王少坡 刘楠楠 孙力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607112);天津市科委基金(19JCQNJC08200)资助.
近年来,环形挥发性甲基硅氧烷(cVMSs)因其优异的物化特性而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经常被添加到个人护理品(PCPs)等各类消费品中。目前,人们对cVMSs在环境介质中的污染水平及其迁移转化行为有了一定的了解。另...
关键词:环形挥发性甲基硅氧烷 毒性效应 生物富集 生物累积 生物放大 生物代谢 
通讯
《环境化学》2021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硫化汞颗粒的表面结构对其微生物甲基化潜能的影响甲基汞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汞存在形态,具有神经毒性和环境持久性,能够通过食物链进行生物放大,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以往的研究表明,仅对溶解态汞进行分析无...
关键词:生物放大 神经毒性 硫化汞 生物甲基化 有机汞 甲基汞 存在形态 持久性 
水环境中药物及个人护理用品分布、累积及营养级传递研究现状被引量:1
《高原农业》2020年第6期608-616,共9页李金 陆光华 王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9228)、西藏农牧学院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YJS2019-12)。
PPCPs作为一类新兴的环境污染物已在多种环境介质中检出,甚至在生物体内也频频检出。本文总结了国内外PPCPs在水体中的赋存规律和特点,发现国内的珠江,长江和雅江水体中的PPCPs在2018年的检测浓度均高于2016年,值得引起注意。另外,对PP...
关键词:药物及个人护理用品 水环境 生物累积 生物放大 
持久性卤代有机污染物(PHCs)在食物网中的生物放大研究进展被引量:6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20年第1期30-43,I0003,共15页郑晓波 罗孝俊 麦碧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931290)。
持久性卤代有机污染物(PHCs)具有持久性、生物富集性和毒性,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有严重威胁的污染物。PHCs浓度会沿食物链在生物中逐营养级放大,对高等生物及人体产生毒性。本文综述了PHCs在食物网中生物放大的特征,总结了国内外对...
关键词:持久性卤代有机污染物 食物网 营养级放大因子 生物多样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