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性状

作品数:435被引量:1951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范富张庆国郑成淑孙霞马海燕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生物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实现单碱基到超大片段DNA精准操纵——系统创新基因组编辑技术
《前沿科学》2024年第1期22-25,共4页李帛树 高彩霞 
生物体的性状由遗传物质DNA中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和鸟嘌呤(G)4种碱基的排列组合所编码。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DNA的复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错误,这使得碱基的排列组合可能发生改变,从而产生遗传物质的变异。这些变异可能造...
关键词:排列组合 基因突变 胸腺嘧啶 育种资源 生物性状 鸟嘌呤 胞嘧啶 遗传病 
莱州湾东岸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beta多样性格局及其驱动因素被引量:9
《生物多样性》2022年第3期57-66,共10页董建宇 孙昕 詹启鹏 张宇洋 张秀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9YFD0901303);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C02047)。
群落β多样性格局的形成与维持机制一直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与核心。然而,与陆生生态系统相比,海洋生态系统尤其是海洋底栖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β多样性的研究明显滞后。本研究从分类(即物种组成)和功能(即性状组成)两个方面出发,应用...
关键词:Β多样性 大型底栖动物 生物性状 环境过滤 群落构建 
基因——生命活动的司令部
《自然杂志》2021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江松敏 
中译名"基因"由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定名。这一译名不仅与原文(gene)音韵相同,且蕴涵着基因乃"生命的基本因子"的科学内涵。译名音义神似,堪称一绝。随着知识的普及,基因、核酸等已经走出学术圈,走进寻常百姓家。知道基因这个名词是一回...
关键词:学术圈 遗传学家 基本因子 中译名 生物性状 谈家桢 相互关系 
基因视角剖析基因突变不改变生物性状的原因被引量:1
《中学生物学》2021年第1期5-6,33,共3页金振兴 
立足基因本身,从基因视角去剖析基因突变并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改变,主要包含基因突变类型层面、基因结构层面、基因选择性表达层面、基因互作层面。
关键词:基因突变 基因视角 性状 
高通量CRISPR筛选:定位生物医学研究关键“基因”
《前沿科学》2019年第3期28-31,共4页周卓 魏文胜 
定位影响生物性状的关键基因是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早期,生物学家们主要使用正向遗传学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鉴定引起生物特定表型的基因。经典的正向遗传学方法往往利用化学诱变剂诱导DNA的随机突变,并将有表型的生物学个体进行杂...
关键词:生物医学 基因 定位 高通量 筛选 生物学家 化学诱变剂 生物性状 
从基因角度学习和探寻"自我"价值--读《基因社会》有感
《中国禽业导刊》2019年第15期45-47,共3页张鸿飞 
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W. Johansen(1859年~1927年)在《精密遗传学原理》一书中正式提出“基因”概念。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能够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 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生物体的生、长、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
关键词:基因 角度学 社会 价值 遗传学家 生物性状 遗传学原理 核苷酸序列 
浑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摄食功能群对栖息地环境的选择适应性被引量:13
《生态学报》2019年第6期2013-2020,共8页韩洁 宋蒙蒙 张杰 殷旭旺 徐宗学 张远 
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LR2015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9005);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5ZX07202012)
在生态系统中特定的环境变量组合对应着特定的物种群落结构。栖息地环境的不同,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和所表现出的生物学特征也存在差异。在浑河流域选取22个点位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大型底栖动物进行功能群分类并结合生物性状分析(BTA, B...
关键词:底栖动物 摄食功能群 生物性状 栖息环境 选择适应性 
月度辟谣
《科学家》2018年第12期18-19,共2页
[谣言NO.1 ]穿秋裤会丧失抗寒基因谣言类别:失实报道欺骗指数:★★危害指数:★★★★【真相】从基因的角度讲,虽说环境可以影响基因,但由外在环境条件导致的生物性状改变是很难遗传的。因此不穿秋裤只是个体抗寒能力的训练,从整体来说,...
关键词:抗寒基因 坐骨神经痛 危害指数 生物性状 抗寒能力 产热能力 腰腿痛 关节痛 
基于生物性状分析方法的不同恢复阶段无瓣海桑人工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功能研究被引量:7
《南方水产科学》2018年第3期10-19,共10页李亚芳 杜飞雁 王亮根 谷阳光 宁加佳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4TS22);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2017FY201405)
根据2014年11月在深圳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裸滩、8年、9年、14年、16年和20年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人工林以及天然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红树林生物调查数据,通过"裸滩-人工林-天然红树林"对照分析,对不同恢复阶段无瓣海桑...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生物性状 功能多样性 功能冗余 恢复阶段 无瓣海桑人工林 栖息地结构 
渭河底栖动物性状和功能对空间尺度环境变量响应的生态区差异性被引量:5
《生态学报》2018年第7期2566-2578,共13页李胜利 易茂红 陈凯 丁宁 王备新 姚花荣 
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41271525);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51509159)
以我国中部渭河南部流域山区和平原生态区的底栖动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29个生物性状类别和7个功能多样性指数,比较了不同生态区的生物性状组成和功能与性状多样性指数差异性;应用综合RLQ和fourth-corner方法探索底栖动物生物性状组成...
关键词:生物性状 功能多样性 RLQ fourth-corner GLM 空间尺度 环境变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