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絮体

作品数:16被引量:21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罗国芝谭洪新庞云刘文畅龙腾锐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湖南三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水处理信息报导》《水产科学》《环境科学学报》《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驯化硝化型生物絮体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0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490-500,共11页谭洪新 庞云 王潮辉 罗国芝 刘文畅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12BAD25B0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16DZ2281200;14320501900)
尝试在养殖中期逐渐降低碳源添加量至零,探讨驯化硝化型生物絮体对生物絮凝高密度南美白对虾养殖系统的水质、生物絮体细菌群落动态变化和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实验在3个跑道式养殖系统中进行,放养密度均为685尾/m^3。水质结果表明养殖...
关键词:生物絮凝养殖系统 硝化型生物絮体 南美白对虾 水质 生长 细菌群落 
碱度对水产养殖絮体生物学特性及氨氮转化的影响被引量:8
《水产科学》2017年第4期421-428,共8页马涛 罗国芝 谭洪新 陈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202033);上海市科技委员会资助项目(14320501900)
在异位式生物絮凝反应器中,添加鳗鲡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收集的残饵粪便进行生物絮体培养,用碳酸氢钠和1mol/L HCl控制反应器中的碱度水平(以CaCO3计)为:a组≥250mg/L、b组150~200mg/L、c组75~100mg/L,研究碱度对絮体形成过程中3种形态氮...
关键词:碱度 残饵粪便 生物絮体 IlluminaMiseq测序 微生物群落 
罗非鱼粪便在分解过程中形态和营养成分变化被引量:2
《水产科学》2015年第10期634-639,共6页陈家捷 谭洪新 于忠利 罗国芝 高锦芳 徐雅倩 
上海市科技委员会资助项目(14320501900);上海市农业委员会资助项目(沪农科产字2014第5号)
将从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收集的新吉富罗非鱼粪便,置于异位式生物絮凝反应器中,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粪便转化为絮体过程中结构变化,并测定了粗蛋白、氨基酸、胞外聚合物的变化。粪便在转化过程中结构变疏松,直至最终发展成以丝状菌为...
关键词:粪便 生物絮体 胞外聚合物 
化学辅助除磷机理研究被引量:4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1期91-95,共5页刘真 周长波 莫文婷 章北平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C05B02)
针对化学辅助除磷过程中化学、生物同时作用机理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化学辅助除磷过程中发生生物与化学协同作用;化学絮凝剂对活性污泥生物絮体除磷作用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投药量/总磷初始量<30时,投药量/总磷初始量与总磷去...
关键词:城镇污水 活性污泥 化学辅助除磷 生物絮体除磷 机理研究 
兰炭废水中氨氮去除效果现场试验研究被引量:8
《工业水处理》2014年第11期48-50,共3页童三明 刘永军 杨义普 刘在堂 贾建军 
榆林市科技局项目(K03260);神木县产业办项目(K03286)
采用氨氮吹脱—生物絮体吸附—混凝沉淀—改性兰炭吸附的组合工艺对兰炭废水中的氨氮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p H=11,温度35℃,气液比为6 000的条件下,氨氮的吹脱去除率为85%;投加活性污泥,控制废水MLSS为5 g...
关键词:兰炭废水 氨氮去除 生物絮体 沉淀 吸附 
混凝减缓膜污染的试验研究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95-95,共1页王有科 王明铭 张昭 李艳梅 仉春华 
大连民族学院太阳鸟计划资助项目(20090363)
关键词:混凝工艺 膜污染 试验 膜生物反应器 聚丙烯酰胺 制膜技术 生物絮体 胶体物质 
生物过滤氧化反应器中的微生物特性研究被引量:1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第7期51-53,共3页郑元梅 李于晓 肖文胜 
湖北省自然基金项目(2007ABA242);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T200709)资助
采用沿程取样分析的方法,对生物过滤氧化反应器不同位置中的微生物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沿水(气)流方向,陶粒上附着的生物膜与陶粒间的生物絮体的量都是逐渐减少,生物絮体的氧呼吸率也随之下降,但生物膜的氧吸收率没有明显的变化。...
关键词:生物过滤氧化反应器 生物膜 生物絮体 异养菌 自养菌数量 
污水处理生物絮体絮凝沉淀机理分析的综述被引量:22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1期78-83,共6页周琪 林涛 谢丽 谭学军 
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2AA601023)
通过介绍胞外聚合物(EPS)架桥、DLVO理论和疏水作用力3种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体系,阐述了生物絮体絮凝沉淀过程、影响因素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生物絮体分泌的EPS所含蛋白质含量越少,其絮体沉淀效果越好;而疏水作用力却随EPS...
关键词:活性污泥 絮凝沉淀性能 胞外聚合物 DLVO理论 疏水作用力 
一种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技术——生物絮凝法被引量:1
《管理观察》2008年第15期176-176,共1页冯少茹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2006120103)
本文介绍了生物絮体形成过程和生物絮凝机理,讨论了絮体的组成(胞外聚合物、丝状菌)、环境因素(阳离子浓度、污泥龄和溶解氧)以及进水水质(F/M、pH、SS)对生物絮凝的影响。用生物絮凝法处理生活污水,不仅可获得良好的出水水质,而且可降...
关键词:生物絮凝 胞外聚合物 丝状菌 生物絮体 粘附 
活性污泥细菌的凝聚机理及其在絮体形成中的作用
《水处理信息报导》2006年第3期19-23,共5页柿井一男 纪永亮(译) 
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法是在机械搅拌和混合下曝气,使之自然形成微生物絮体。在其稳定的运行和管理中,保持絮体的高沉降性和压实性是人们所希望的。为此,对污泥絮体和水处理的固液分离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在通常的活性污泥中,...
关键词:活性污泥法 细菌 凝聚 体形 机理 生物絮体 废水处理 后生动物 原生动物 自然形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