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品数:2838被引量:13983H指数:3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关伟军陈焕春程相朝刘志恒赵战勤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农学通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株鲫鱼致病性普通变形杆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2024年第26期154-158,共5页赵彦华 金承玲 林海 姜虎成 张世勇 刘洪岩 孙梦玲 夏爱军 
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CARS-45);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大宗淡水鱼越冬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CX(23)1007]。
本研究对患病鲫鱼进行发病原因探究,致病菌特性分析,从而为鲫鱼病害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通过从患病鲫鱼肝脏和肠道中分离纯化细菌,对分离菌进行16S rRNA序列分析、人工感染试验、生理生化鉴定、系统发育树构建,并通过纸片扩散法进行药...
关键词:普通变形杆菌 鲫鱼 鲫鱼病害 发病原因 药敏试验 鉴定 药敏特性 生物学特性 抗生素治疗 
小麦镰刀菌叶枯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
《中国农学通报》2023年第8期90-98,共9页郑童童 王宁 李进 荣华 雷斌 郭庆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棉花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7YFD0201900)。
为明确新疆塔城小麦主生产区小麦植株枯死及叶片干枯、斑点的原因,确定致病病原,为该病在田间的有效防治奠定基础。通过常规组织分离法对染病植株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通过针刺接种法进行致病性测定;结合形态学观察与rDNA-ITS、EF-1基...
关键词:小麦 病原 镰刀菌 病原鉴定 叶枯 生物学特性 
4个国外接骨木属种质资源引种与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
《中国农学通报》2020年第16期73-78,共6页丁鑫 郭巍 沈希辉 程建明 孙萌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观赏及油料接骨木良种中试与示范”(2013GB2D000294);国家林业行业标准项目“接骨木培育技术规程”(2017-LY-099)。
为探讨4个接骨木品种在河南省郑州地区的引种表现及适应性,2015-2019年定期观测引种的’金叶’、’金羽’、’花叶’、’紫云’4个国外接骨木品种,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性状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露地栽培中,引种的4个接骨木品种均可在郑州...
关键词:接骨木 引种 生物学特性 适应性 评价 
毛花猕猴桃‘赣猕6号’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
《中国农学通报》2020年第8期38-42,共5页廖光联 陈璐 高欣越 黄春辉 钟敏 陶俊杰 曲雪艳 徐小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毛花猕猴桃雄株花期及花粉性状与SNP标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31760559),“毛花猕猴桃果实高糖形成机理及合成相关关键基因的功能型标记开发”(31760567);江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南方山区猕猴桃良种筛选及优质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92ACB60002).
为了对‘赣猕6号’的推广及制定合理栽培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采用田间观测与室内测试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对其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江西省奉新地区,伤流期在2月中旬,初花期在5月上旬,谢花期在5月下旬,果实成熟期...
关键词:毛花猕猴桃 '赣猕6号’ 物候期 花器官特性 果实性状 生物学性状 遗传稳定 
花椒炭疽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6
《中国农学通报》2017年第13期141-145,共5页宋婷 席军强 焦健 
甘肃省农牧厅农业科技创新项目资助"项目名称"(GNCX-2012-47)
旨在对胶孢炭疽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花椒炭疽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培养皿玻片法和浓硫酸法,就不同环境条件对胶孢炭疽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胶孢炭疽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
关键词:花椒 环境因素 胶孢炭疽菌 菌丝生长 孢子萌发 
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7
《中国农学通报》2016年第31期131-137,共7页代玉立 甘林 阮宏椿 廖蕾 石妞妞 杜宜新 陈福如 杨秀娟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玉米小斑病菌致病力;抗药性变化监测及病害防控关键技术应用研究"(2014R1024-5);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寄主品种多样性及单一性不同生境玉米小斑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致病性研究"(2016J0507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启动基金"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对丙环唑的敏感性及其交互抗性研究"(2015BS-4)
为明确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以选自福建省建瓯、沙县和福州地区的3株玉米小斑病菌菌株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温度、湿度、p H值、光照、营养对病菌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最适温度和p H为30℃和p H...
关键词:玉米小斑病菌 菌丝 孢子 生物学特性 
六蕊假稻病原菌稻平脐蠕孢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3
《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第36期124-127,共4页张建萍 周勇军 韩川 陆永良 余柳青 
863计划子课题(2011AA10A20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D19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31101454);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水稻重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2012RG003-2);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杂草防控"(CARS-01)
对分离自六蕊假稻的6株稻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oryzae)的培养特性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以便了解该菌的生长特点,为病害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稻平脐蠕孢菌菌丝体对环境的要求不高,在20-35℃、p H 5-10、光照或黑暗条件下都能生长...
关键词:病原真菌 杂草 糖源 氮源 
7株羊肚菌菌丝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30
《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第10期140-147,共8页谢放 吴萍民 赵春巧 
甘肃省科技支撑基金(212256)
羊肚菌是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了开发利用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7株羊肚菌菌丝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株羊肚菌菌丝体在12~30℃均能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其中25℃...
关键词:羊肚菌 温度 pH 碳源 氮源 菌落干重 生长速度 
万石山■■竹和中岩茶秆竹生物学特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第28期36-41,共6页陈松河 
厦门市科学技术局科研项目"竹类植物耐盐机理与筛选应用研究"(3502Z20102003);厦门市市政园林局科研项目"竹类植物在观赏园艺上的应用研究"(YK-2000-02)
万石山■■竹和中岩茶秆竹是新近发现命名并已正式发表的2个竹类新分类群。笔者采用盆栽试验法,通过不同盐度梯度试验研究其耐盐性,并在其模式标本地分别采集土壤和叶片样本,研究其主要内含物成分、主要营养元素成分含量、叶片质膜透性(...
关键词:万石山 中岩茶秆竹 生物学特性 
深绿木霉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
《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第25期37-41,共5页韩树英 池玉杰 刘雷 伊洪伟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防林木病害的长枝木霉菌抑菌活性物质结构鉴定和几丁质酶基因研究"(ZD200901)
从灰树花染病时分离出1株具生防潜力的木霉菌,为了明确其生物学特性,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并对其生长培养基、温度、pH、碳源、氮源和维生素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为深绿木霉;该菌株在PDA、MEA、基本培养基和查...
关键词:木霉菌 生物学特性 菌丝生长 产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