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斑病菌

作品数:107被引量:381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马春红甘林杨秀娟陈福如石妞妞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玉米ACO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2024年第7期1308-1318,共11页王程泽 张燕 付伟 贾京哲 董金皋 申珅 郝志敏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21204112);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23567601H);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CARS-02)。
【目的】对玉米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ACO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分析其在玉米不同器官和不同发育时期以及响应外源激素和病菌侵染中的表达模式,为明确玉米ACO基因家族功能打下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玉米B73自交...
关键词:玉米ACO基因家族 实时荧光定量PCR 基因表达 乙烯利 水杨酸 玉米大斑病菌 玉米小斑病菌 立枯丝核菌 
玉米小斑病菌中一种维多利亚病毒的分离及其基因组全序列分析被引量:1
《植物病理学报》2022年第6期871-880,共10页聂三妹 成慧 柯婧 安红柳 邓清超 方守国 王浩然 章松柏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31972243)。
从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中检测发现一种dsRNA(double-stranded RNA)病毒,暂命名为Bipolaris maydis victorivirus 2(BmV2)。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病毒粒子为二十面体球状,直径为40 nm左右、无包膜;病毒基因组为单条dsRNA核酸分...
关键词:Bipolaris maydis victorivirus 2 维多利亚病毒属 单分体病毒科 玉米小斑病菌 
福建省甜玉米小斑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和致病性分析被引量:3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21年第11期2198-2211,共14页代玉立 甘林 廖蕾 滕振勇 卢学松 杨秀娟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青年自由探索项目(AA2018-14);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创新团队(CXTD2021027);福建省农业科学院“5511”协同创新工程(XTCXGC2021011);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2018R1025-1)。
由异旋孢腔菌(Cochlibolus heterostrophus)引起的玉米小斑病(southern corn leaf blight,SCLB)是严重影响玉米(Zea mays)产量和品质的叶部真菌病害。为明确福建省甜玉米小斑病菌不同地理群体的群体遗传结构和致病性,本研究采用简单序...
关键词:玉米小斑病菌 多位点单倍型 遗传结构 致病力 甜玉米 ISSR分子标记 
四川玉米小斑病菌交配型组成与育性分析被引量:1
《中国农业科学》2021年第12期2547-2558,共12页孙小芳 刘敏 潘婷敏 龚国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玉米创新团队-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SCCXTD-2020-02);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201710626078)。
【目的】明确四川省玉米小斑病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自然群体的交配型和有性态形成能力(育性),探索小斑病菌有性生殖在自然界发生的可能性。【方法】利用多重PCR技术对2013—2018年间采自四川和云南的玉米小斑病菌的交配型...
关键词: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菌 有性生殖 交配型 育性分析 多重PCR 
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玉米离蠕孢dsRNA病毒的检测及带毒菌株的生物学特征被引量:2
《菌物学报》2021年第6期1427-1436,共10页王亚娇 栗秋生 吴玉星 李聪聪 孔令晓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300705);河北省财政基本科研业务费(2018120301)。
玉米小斑病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每年造成玉米大幅减产。真菌病毒能够在真菌体内进行复制和繁殖,可以作为生物防治的潜在资源。为了明确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玉米离蠕孢ds RNA病毒的多样性及生物学特性,为玉米小斑病的防控提...
关键词:玉米小斑病 dsRNA病毒 离蠕孢partitivirus病毒 生物学特征 致病力 
江苏省玉米小斑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分析被引量:6
《南方农业学报》2020年第10期2454-2460,共7页任春梅 杨柳 缪倩 陆芳 顾雪 程兆榜 
江苏省农业重大新品种创制项目(PZCZ201710)。
【目的】明确江苏省玉米小斑病菌的致病力水平,为玉米抗病品种选育及其田间合理布局提供指导,也为玉米小斑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采自江苏省东台、如东、丰县和东海4个市(县)的疑似小斑病玉米叶片进...
关键词:玉米小斑病菌 单孢分离 分子鉴定 致病力 江苏省 
解淀粉芽孢杆菌SJ06脂肽粗提物与吡唑醚菌酯协同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抑制效果被引量:1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4期432-436,共5页段海明 李可文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20A0067);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0879031)。
运用对峙培养法测定解淀粉芽孢杆菌SJ06菌株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拮抗活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发酵上清液、脂肽粗提物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抑菌活性,以及SJ06脂肽粗提物与吡唑醚菌酯复配的协同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对峙培养SJ06对玉米小斑...
关键词:解淀粉芽孢杆菌 玉米小斑病 脂肽粗提物 吡唑醚菌酯 协同作用 
海南三亚和黄淮海地区玉米小斑病菌致病性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0
《中国农业科学》2020年第6期1154-1165,共12页常佳迎 刘树森 石洁 郭宁 张海剑 马红霞 杨春凤 
【目的】明确海南三亚玉米南繁基地和黄淮海玉米主产区的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a maydis)菌株的致病性差异,以及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远近,为海南三亚南繁基地育种过程中玉米品种的抗病性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并对玉米品种在黄淮海地区...
关键词:玉米小斑病菌 玉米小斑病 南繁基地 海南三亚 黄淮海地区 致病性 遗传多样性 
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优势生理小种鉴定及ITS序列分析被引量:4
《玉米科学》2020年第1期172-176,共5页李聪聪 王亚娇 栗秋生 纪莉景 王连生 孔令晓 
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项目(2016YFD0300705);河北省财政基本科研业务费(2018120301)
2007~2016年在河北各地采集玉米小斑病标样,对分离出的356株玉米小斑病菌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在鉴定的年度范围内,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C小种、S生理型、O小种的分离频率在年度间存有差异,O小种的平均分离频率94.94%,是河北...
关键词:玉米 玉米小斑病菌 生理小种 致病性 ITS序列分析 
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2
《中国农业科学》2020年第3期527-538,共12页代玉立 甘林 滕振勇 杨静民 祁月月 石妞妞 陈福如 杨秀娟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2017R1025-3,2018R1025-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200706);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青年自由探索项目(AA2018-14);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英才百人计划(YC2016-4);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创新团队(STIT2017-1-8)
【目的】由大斑突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和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 maydis)引起的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是玉米生产上重要的叶部真菌病害,本研究旨在建立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为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 玉米小斑病菌 交配型 多重PCR 灵敏度 特异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