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建构

作品数:74被引量:8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梁海赵树勤杨若冰魏华莹谭楚子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州师范学院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志愿军:存亡之战》:战争史诗的“空间生产”与诗性建构
《电影评介》2024年第20期36-43,共8页童晓康 纪英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电影工业体系发展研究”(编号:20ZD19)阶段性成果;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项目(编号:2024QN082);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编号:Y202455004)研究成果。
《志愿军:存亡之战》(陈凯歌,2024)作为陈凯歌导演“志愿军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影片,延续了新主流电影成熟的工业化制作模式。影片有意在宏大叙事与感官刺激交织的影像构造外,通过聚焦一朵枯萎的小花、一颗辗转相传的糖果等意象,完成英...
关键词:战争电影 家国叙事 空间生产 诗性建构 
地方的可见性:书院题材纪录片的诗性建构及其价值旨归
《中国电视》2024年第9期43-48,共6页李琦 陈子菲 
2023年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智媒时代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思政育人体系的建构与探索”〈项目编号:HNJG-202302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书院题材纪录片从地方书院不同时期的历史语境出发,通过微观视角与宏大视野相结合、立体空间与流动时间相衔接、客观表述与主观表意相适配等具体路径来完成共同体叙事。地方与媒介的深度连接凸显人的主体性,其在真实地理空间与虚拟媒介...
关键词:书院题材纪录片 文化意象 诗性建构 地缘认同 
“重工业电影美学”与“重工业电影”的诗性建构被引量:1
《电影文学》2024年第14期37-42,共6页邵立康 
2022年度吉林省高等教育课题“电影工业美学的学科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JGJX2022D091)。
在我国电影产业升级的大趋势大背景下,“电影工业美学”和“重工业电影美学”逐渐成为国内电影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当代中国“重工业电影”之所以需要诗性建构,不仅是因为诗性建构在“重工业电影”中本身就不可或缺,也是在现代化转...
关键词:电影工业美学 重工业电影 中国特色电影理论 
真实·奇观·象征——李沧东“文学电影”的诗性建构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4年第7期22-24,共3页胡译方 彭新宇 
先入文坛的李沧东,凭借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和诗意表达,晋升为实力雄厚的影视导演。他用直面真实的责任感指导自己的电影作品,使电影渗透着浓浓的文学性与诗性的同时又具有立足于时代的人文主义关怀。从《绿鱼》到《燃烧》,其每一部作...
关键词:李沧东 文学电影 诗性建构 
文学想象与诗性建构——南朝诗歌的洛阳书写
《今古文创》2023年第44期71-74,共4页万雅婧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2022年)“东汉至南北朝时期洛阳形象书写与人文内涵研究”(项目编号:202210559031)成果之一。
在古人的观念里,洛阳居“天下之中”,是政权中心与德治典范。然而在南朝诗人尤其是梁陈诗人的笔下,洛阳城的形象逐渐与固有模式偏离,神圣的中原古都不仅仅只是“德治”的象征,而更多被赋予了富贵、华美、旖旎的气质。都城形象的流变背...
关键词:洛阳 南朝 都城形象 
对校园清纯与人生高尚的殷殷呼唤——论马俊彪的中篇小说《我想高尚》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年第5期128-130,共3页宋依洋 王科 
马俊彪的中篇小说《我想高尚》充满家国情怀,以时代的使命和担当,热情地歌颂纯洁高尚,尖锐犀利地揭示了校园顽疾和人性变异,对商品经济下的道德滑坡进行了深度开掘和精彩描写,塑造了形态各异的人物形象,发出了对校园清纯、人生高尚和构...
关键词:马俊彪 《我想高尚》 校园叙事 人性书写 诗性建构 
论小说《保卫延安》《红日》连环画改编的诗性建构被引量:1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115-124,共10页赵树勤 赵倩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红色经典文学的连环画改编研究”(项目编号:21BZW032)。
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和吴强的《红日》是红色经典小说中描写解放战争的佳作,一经发表便引起文坛瞩目。此后,这两部作品先后被雷德祖、李人毅、汪观清等多位知名画家绘制成多种版本的连环画,扩大了原作的影响与传播。然遗憾的是,既往学...
关键词:《保卫延安》 《红日》 连环画改编 诗性建构 
粗野冲动中的诗性建构——论莫言《红高粱》的欲望叙事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299-303,324,共6页席建彬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二十世纪中国诗性小说的叙事传统研究”(14BZW137)。
《红高粱》的诗意隐含着欲望的诗化肌理、本能冲动的释放与满足、点燃生命的自由意志,表现出更为直接的行动性。对一场草莽式的伏击战的感性切刈,狂欢式的场景与行为,过多的偶然、随性的中断与拼缀,寄寓着人性与文化的还原、批判等意义...
关键词:《红高粱》 莫言 诗性叙事 欲望冲动 结构肌理 
韩国李沧东导演电影中的诗性建构与精神面向被引量:1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05-110,共6页刘爽 刘永宁 
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项目“江苏现实主义大剧助推文化强省形象建构的研究”(编号KYCX22_2764)。
久负“叩问生命的诗人”之盛名的韩国导演李沧东以其深厚细腻的人文关怀和深刻冷峻的现实主义风格在韩国电影史上独树一帜。纵观其创作历程中为数不多的六部作品,浓郁的诗性气质或源于对电影诗性语言的把握,但更体现在其将深度的人文学...
关键词:李沧东 诗性 韩国电影 
魏晋南北朝鉴赏感悟法与批评文体的诗性建构
《唐都学刊》2023年第2期87-98,共12页邓心强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魏晋南北朝批评家建构文体研究”(18FZW023)阶段性成果。
魏晋南北朝众多文论家娴熟而密集地采用鉴赏感悟法进行文学批评,体现出批评的时代性和民族性。这主要表现在三大维度:敏锐的艺术感受力、精准的审美判断力和高超的批评传达力,对批评文体的诗性建构皆有重要影响。以曹丕、陆机、刘勰为...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文论家 鉴赏感悟法 批评文体 批评意境 诗性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