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椁

作品数:173被引量:586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杰程旭李梅田师小群韩香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历史博物馆北京大学大同市考古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苏孝斌墓石椁线刻山水画的绘画史意义
《文物》2025年第1期87-96,共10页贺西林 
唐代是中国山水画走向独立并逐渐成熟的一个关键时期,名家辈出,吴道子始创山水之体,自成一家;李思训、李昭道标榜青绿;王维、张璪示范水墨。20世纪90年代以前讨论唐代山水画或盛唐“山水之变”,多据画史画论、个别传世名作、石窟壁画和...
关键词:李思训 吴道子 李昭道 山水画 墓葬壁画 线刻 张璪 画史画论 
唐代石椁屏风线刻仕女身份研究——以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藏椁壁线刻为中心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4年第5期14-19,I0001,共7页王雪苗 
国家社科基金宗教学一般项目《儒释道美术考古材料的分布体系与宗教关系研究》(23BZJ038)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通过梳理唐代石椁屏风线刻仕女的服装制式和风格,将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藏椁壁线刻创作年代定为开元中期。至于唐代石椁屏风线刻中仕女的身份问题,通过对初唐至盛唐时期“宫人”身份复杂性的分析可以发现,石椁屏风线刻女性形象的表现...
关键词:唐代石椁 屏风 仕女画 宫廷生活 
陕西西安幸福南路唐苏孝斌夫妇石椁墓发掘简报被引量:2
《文物》2024年第9期33-54,1,共23页段成刚 柴怡 杜鑫(摄影) 张蕊霞(绘图) 曾宇(绘图) 韩冬(绘图) 
2017年4~11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幸福南路5号的基建用地范围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地点位于西安东郊泸河西岸的台地上,北邻咸宁东路,西邻幸福南路(图一)。发掘区呈南北向长方形,此次共清理汉唐时期墓葬81座...
关键词:随葬器物 情况简报 考古发掘 石墓 唐墓 发掘简报 用地范围 汉唐时期 
北魏邢合姜墓石椁七佛图像研究
《宗教学研究》2024年第4期89-100,共12页于博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草原丝绸之路视野下的辽代佛教遗存与多民族文化交融研究”(21BZJ032)的阶段性成果。
北魏邢合姜墓石椁因四壁、顶部及椁门外两侧满绘佛教题材壁画,且留存明确的纪年题记,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围绕该石椁壁画的七佛图像进行探讨,并综合梳理中古中国佛教艺术中的七佛题材,从长时段的研究视角进行比较研究,进而在前人...
关键词:邢合姜墓 石椁 七佛图像 北魏 平城 
汉代石椁仙人楼居图探析
《海岱考古》2024年第2期131-139,共9页杨爱国 
齐地方士公孙卿对汉武帝说“仙人好楼居”,被汉武帝采信,下令建楼迎神。除了汉武帝外,社会上也有人相信这个说法,在江苏沛县、山东微山和滕州等地的石椁上雕刻的西王母楼居图便是证据之一。这些西王母楼居图,可能来自同一个画像样稿。...
关键词:汉代石椁 仙人楼居图 画像样稿 
从北魏毛德祖妻张智朗墓石椁羽人像看南北朝文化融合问题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77-82,87,共7页张伟艺 
羽人题材源于上古先民对鸟的崇拜,自商代起,人们受“升天”思想的影响,羽人形象作为一种装饰题材已广泛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尤其常见于墓葬壁画中。张智朗墓石椁门上的羽人画像,绘制得极为生动精美,尽管它出土于北魏都城平城地区...
关键词:毛德祖 石椁 羽人 
枣庄市山亭区温庄墓地发掘报告
《海岱考古》2024年第1期71-92,共22页王龙(摄影/执笔) 戴海丽(绘图) 李嘉琪(绘图) 张莺燕 乔石磊 赵国靖 
温庄墓地位于枣庄市山亭区北部,为一处汉代小型平民墓地。此次共计发掘墓葬24座,分石椁墓和土坑墓两大类。土坑墓时代集中于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石椁墓时代为西汉中期至东汉初期。这批墓葬的发掘为该地区战国汉代丧葬习俗和社会状况研...
关键词:山亭区 汉代 墓葬 石椁 
山西榆社北魏孙龙石椁研究
《文物季刊》2024年第1期97-107,共11页安瑞军 
山西省文物局科研课题项目《山西榆社北魏孙龙石椁研究》(课题编号:2022KT03)成果。
孙龙石椁是目前所见北魏洛阳时代纪年最早的石质葬具,其文字结合图像的主题表达形式颇具特点,具有重要的标本学价值。本文回顾了孙龙石椁的发现与研究历程,纠正了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对石椁形制、题铭与榜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文字表达...
关键词:山西榆社 孙龙石椁 升仙图 树下并坐图 
微山岛沟南村汉代“丧礼图”画像石研究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3年第6期22-28,共7页侯存龙 
1973年,微山岛出土一刻画汉代丧礼的画像石,本文将其定名为“丧礼图”,并将该图像阐释为吊唁—送葬—墓地三部曲。通过文献记载,对图像中49个人物的角色进行了分析。通过其石板形制与画像内容,将其复原为新莽至东汉早期的一座“一次性...
关键词:丧礼图 人物角色 石椁结构 墓制葬俗 
北京房山金陵遗址M6出土龙纹、凤纹石椁
《大众考古》2023年第10期57-62,共6页曾婧(文/图) 
北京西南大房山麓的金朝帝陵遗址,包含有帝陵、坤厚陵及诸王兆域等区域,其主陵区位于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门口村九龙山南侧坡地。2002年,考古工作者在金陵遗址主陵区6号墓(M6)清理出土汉白玉凤纹石和龙纹石各一具,发掘编号为M6-3和M6-4。
关键词:考古工作者 金朝 石椁 诸王 帝陵 北京房山 汉白玉 周口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