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语

作品数:388被引量:38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杨鉴刀洁戴红亮罗美珍陈保亚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罗美珍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汉语与傣语苗语“个”的发展轨迹
《龙岩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126-128,共3页罗美珍 
汉语、傣语、苗语的“个”有一个相同的发展过程:即先从名词的性状标志发展为计量词,又从计量词产生了泛量词,最后泛量词发展为结构助词“的”“个”字结构。一、性状类名词——这三种语言的一些名词都带有性状标志来表示通称汉语的性...
关键词:傣语 类名词 苗语 结构助词“的” 名词的性 量词 发展轨迹 汉语 
汉语南方方言中与普通话相异的语法形式探析
《龙岩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23-29,共7页罗美珍 
汉语南方言方言中有一些与普通话相异的语法形式。文章以客家话、上海话为汉语南方方言的代表;以傣语为百越语代表,揭示三者共同与普通话相异的语法形式。试图通过比较探讨一些语法问题:某些语法现象的产生、发展和某些语法形式所表达...
关键词:南方方言 客家方言 吴方言 傣语 普通话 语法形式 
汉、傣、苗语“形后名”结构关系比较分析被引量:1
《龙岩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17-19,72,共4页罗美珍 
汉语、傣语、苗语都有一种"形容词后面加名词"的序列结构。这种序列结构从意义上来分析,表现出四种情况:构成复合词,参与组合的两个成分的意义融合成一种新概念;参与组合的两个成分的意义是配合关系,构成一种修饰关系(形容词是修饰语,...
关键词:“形后名”结构 汉语 傣语 苗语 语法 
傣、泰语地名结构分析及地图上的音译汉字被引量:6
《民族语文》1999年第2期44-48,共5页罗美珍 
本文通过傣、泰语地名结构及其含义的分析研究,说明傣、泰和壮、侗、黎等 族曾有过共同的地理环境和原始村庄稻作文化。从侗泰式地名的分布,可以窥见一 条傣、泰族先民的迁徙路线──从两广至滇边经过南乌江至湄公河到达泰国。而傣、...
关键词:泰语地名 结构分析 汉字 地图 音译 地理环境 西双版纳州 德宏州 泰国 傣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