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岩画

作品数:56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郑泓灏刘程汤惠生王世军梅亚文更多>>
相关机构:吉首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书推荐
《中国国家天文》2025年第1期109-109,共1页
色彩的科学:从洞穴到屏幕的绚烂之旅本书生动地描述了人类对更明亮颜色的古老追求,这一追求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从凯利绿到千禧年粉,我们的世界充满丰富色彩。然而,人造颜色并不总是与大自然的万花筒相匹配。要创造出更亮的色彩...
关键词:新书推荐 《荷马史诗》 液晶屏幕 钛金属 罗杰斯 千禧年 心理学 史前岩画 
论中国史前岩画线条的审美特征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03-108,共6页刘程 
2024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资助项目“中国古代岩画意象的理论建构研究”(2024SJYB0221);2024年江苏省学校美育科研规划课题“新时代高校大学生中华美育精神培育研究”;2024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多元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路径研究”(2022SJYB0293)。
中国史前岩画是以线造型、以线成像,以线显意,以线表情,是中国绘画的开端,它奠定了中国绘画“以线写形”的塑像格局,凝结了中国人观物取像而获得物象造型和创构的灵感,使得岩画图像呈现了独特的几何意味,充分展示了宇宙万物的生命律动...
关键词:史前岩画线条 以线造型 审美特征 因物赋形 简约 抽象 
论中国史前岩画艺术的审美特征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59-64,共6页刘程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南朝陵墓石刻与南朝文化关系研究”,21BF085;2021年江苏省文化和旅游科研课题“中国岩画遗址的保护及文化产业发展研究”,21YB16;2017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立项资助项目“中国史前岩画的审美特征研究”,2017ZDIXM068。
岩画是一种世界性的视觉艺术形式,它详细地记录和承载了史前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信息。在造型手法方面,史前先民运用流畅的线条对物象造型进行刻与绘,主观夸张物象的轮廓和结构,注重宗教性与审美性的结合,并使画面呈现出简约化和夸张...
关键词:岩画图像 审美特征 以大观小 主次关系 形式 
《篆刻学文献丛刊》前言
《中华书画家》2022年第8期124-124,共1页谷卿 
世界各地域文明,其文字诞育,多以刻画为最初样态。苏美尔人压印字符于泥版,笔画痕迹状如楔形,两河流域封印容器之印纹块,有距今八千岁者;今所知古埃及最早文字,为乌姆卡伯大墓地U-j号墓中发现之牙制与骨制挂签上刻符,“圣书字”渊源可...
关键词:甲骨卜辞 刻符 古埃及 苏美尔人 两河流域 殷墟 史前岩画 八千岁 
丝路上的老虎
《华夏地理》2022年第2期15-15,共1页付华林 孙志军(摄影) 
最早的虎形象出现在史前岩画中,距今已有近万年的历史。新疆三大山系岩画,黑龙江萨卡奇-阿梁林岩画、内蒙古阴山岩画等都有丰富的虎形象。1975年,河南濮阳县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墓葬中发现的蚌塑“龙虎型”陪葬品,被认为是中国龙虎文化...
关键词:仰韶文化遗址 阴山岩画 陪葬品 西水坡 虎形象 文化起源 史前岩画 河南濮阳 
论中国史前岩画意象的创构
《中国美学研究》2021年第2期145-159,共15页刘程 
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史前岩画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项目编号:19YJA751025);2017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立项资助项目“中国史前岩画的审美特征研究”(项目编号:2017ZDIXM068)阶段性成果
岩画是记录史前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岩画意象受到特定的原始信仰文化与神话观念的直接影响,它是先民因感悟通神、体悟得神以及触物起情而创构。它们以线呈象,以象显意,使得岩画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粗犷、简约、刚劲、圆转秀健的...
关键词:岩画意象 创构 主客观造像 技术 视觉传达 
"一带一路"上的国花文化——阿尔及利亚·夹竹桃和鸢尾
《天天爱科学》2021年第10期2-7,共6页梧桐 
也许你很少听到阿尔及利亚这个名字,不过,阿尔及利亚的国花——夹竹桃和鸢尾——说不定你听说过。知识小百科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简称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西北部。阿尔及利亚旅游资源丰富,既有海滨胜地,又有大漠风光;历史名城、...
关键词:夹竹桃 国花 历史名城 古罗马时代 阿尔及利亚 鸢尾 一带一路 史前岩画 
新疆且末史前动物岩画分析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65-70,共6页郭维阳 
新疆且末岩画作为昆仑山系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鲜明的图像形式语言及原始审美趣味吸引人们在稚朴而灵动的岩画世界中驻足思考。且末动物主题岩画运用模仿自然、立形写势、改造生新和抽象图示等艺术手段记载了原始时期人们对美的朦...
关键词:新疆且末 史前岩画 动物雕刻 艺术表现 审美情怀 
汉代画像石“貌雕魂画”的形式美分析被引量:1
《荣宝斋》2021年第5期36-47,共12页王一冉 杨絮飞 
汉画像石艺术是汉代视觉艺术的综合宝库,是融合了雕塑、绘画、装饰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汉画在平面化构成模式及装饰性理念方面较为突出,它与史前岩画、原始彩陶和青铜艺术一脉相承;又与汉代的瑞祥意识和流行于汉代的前道教理念牵绕良...
关键词:汉代画像石 青铜艺术 原始彩陶 汉画 材质特性 时代风貌 史前岩画 审美内涵 
浅析物影印相的媒介变迁
《中国摄影家》2020年第11期50-55,共6页周戭 
在漫长的制图史中,人类一直寻求种种方法将眼前世界永久凝固下来。人类最初的物影印记可追溯到距今约四万年前位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的史前岩画中的掌印(图1)。我们还无法确认这些掌印的用意.但这些"物影"不同于我们的祖先绘制的野...
关键词:媒介变迁 史前岩画 苏拉威西 自我身份 印度尼西亚 影印 可追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