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不遇

作品数:210被引量:12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林小云邹福清李炳海张炳尉王绍东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知识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论语》告诉你不被理解怎么办
《文史知识》2025年第1期123-128,共6页赵玉敏 
我们的文学中有这样一个母题,叫士不遇主题,表达的就是因自己的才华得不到理解和认可的悲伤与感慨。士,在周代代表贵族的最末一个等级,到了战国,它又演变为用知识谋生的一个群体的代称,比如大家熟悉的苏秦、张仪这样一群人。后来,士便...
关键词:士不遇 《感士不遇赋》 张仪 《论语》 陶渊明 悲士不遇赋 代称 
李白:盛世激情与乱世哀伤
《文史知识》2001年第10期24-30,共7页于夫 
大唐开元(713—741)初年的早春时节,四川戴天山已是生机盎然。少年李白(701—762)置身其间,虽然有娇艳的桃花、嬉戏的小鹿、散发着缕缕清香的竹林和唱着欢快歌声的山涧瀑布的陪伴,但他的心情却还停留在因寻访山中道士不遇而生成的惆怅...
关键词:李白 激情 武则天 玄宗 开元年间 国家政治 大唐 士不遇 文史知识 新唐书 
文士不遇与“士不遇”文学
《文史知识》1988年第11期114-114,共1页
反映文士政治仕途上不顺利的'士不遇'的文学主题,与爱情主题一样,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一个重要主题和一种普遍现象。'士不遇'主题融汇着古代文学家对社会、人生、历史、现实丰富复杂的反映和思考,给古典文学创作及其理论。
关键词:文学主题 爱情主题 历代文学 艺术力量 中国文学史 美学风格 共同命运 心理状态 儒家伦理道德 湖北大学 
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兼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文史知识》1987年第1期106-111,共6页韦凤娟 
宁可艰苦劳顿,宁可饥寒交迫;不可放弃精神的追求,不可失去心灵的自由……陶渊明的选择深得后人崇敬,是因为他体现了民族精神的传统。
关键词:为五斗米折腰 穷则 士不遇赋 《归去来兮辞》 民族精神 与山巨源绝交书 采菊东篱下 诗人王维 精神痛苦 悠然见南山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
《文史知识》1984年第2期86-91,共6页齐天举 
陶渊明高尚的情怀,恬淡的志趣,历来为人们所缅怀。可是,陶渊明并不是超尘离俗的'羲皇上人',他也有他的痛苦,他的希望,他的追求和理想。请看这里的——
关键词:诗人陶渊明 羲皇上人 超尘 请看 《归去来兮辞》 《饮酒》 田居 《杂诗》 舫舟 士不遇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