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生活

作品数:1420被引量:56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胡传吉杨志平王兆胜安宁张艳梅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诗探索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你的邻居叫空虚,你的哥哥是悲鸣
《诗探索》2016年第8期40-41,共2页臧海英 
大多数诗人把世俗生活中的自己和写诗时的自己分开,他们能理性地往来于两者之间。而有少数人,他的生命状态就是诗歌状态。即使不写诗,他也处于诗的状态。我觉得魔头贝贝就是这种人。似乎他活着,就是为诗而来。
关键词:空虚 邻居 生命状态 世俗生活 写诗 少数人 诗人 诗歌 
在原始之野相逢人生——评宋晓杰诗集《忽然之间》
《诗探索》2013年第5期104-115,共12页董延武 
在诗集《忽然之间》出版之前,宋晓杰已经出版了《纯净的落英》(1993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味道》(2001年,百花文艺出版社)以及《宋:诗一百首》(2007年,北方文艺出版社)。虽然这三部涛集写作和出版的年份跨度较大,但其内隐的思考和线索...
关键词:百花文艺出版社 诗歌写作 长江文艺出版社 栖居地 世俗生活 现代文明 混沌初开 生活理想 精神空间 艾青 
为了内心奇妙的转化
《诗探索》2012年第7期129-130,共2页李南 
越来越多的时候,我处于"想"的状态。我知道,"想"并不是诗人的最终表达,而"写"才是诗人的工作。有一个诗弟是学哲学的,面对诗歌林林总总的问题,他常常陷入深深的困惑,这些问题日夜折磨着他,搅得他又苦又累。他想得越多,负荷就越沉重,下...
关键词:诗探索 诗学体系 世俗生活 审美倾向 里尔克 对我说 诗稿 马拉美 活着 气场 
诗人徐俊国的“动物学”
《诗探索》2012年第5期145-147,共3页路也 
读徐俊国的诗,发现一个现象,他的诗里总是忍不住要写到动物,诸如此类:蚂蚁、蚯蚓、螳螂、蟋蟀、蚱蜢、磕头虫、羔羊、粉蝶、松鸡、蛤蜊、鹌鹑、喜鹊、麻雀、蜗牛、白鸽、燕子、蝈蝈、鼹鼠、萤火虫、蝌蚪、蜜蜂、兔子、瓢虫、斑鸠、小毛...
关键词:徐俊 顾城 写作姿态 诗探索 世俗生活 诗歌创作 诗歌写作 现代诗 里尔克 我不知道 
东篱诗歌散论
《诗探索》2012年第5期189-193,共5页张学梦 
我对东篱诗歌留有粗浅的印象。他的第一部诗集《从午后抵达》曾占去过我的一个午后。那时,我能把他与他同时代诗人区别开来的是:他的诗不属于现代派,但具有现代性;他的诗不属于先锋派,但具有先锋性;他的诗不属于实验派,但具有实验性。
关键词:诗歌精神 散论 诗探索 思辨色彩 写作姿态 世俗生活 现代主义诗歌 先锋派 喜鹊窝 现代性 
漂泊者的“和声”:跨世纪的80后诗歌
《诗探索》2012年第5期66-78,共13页王彦明 
一、概述:"投机"的命名与传播的机缘以代际视野观察80后诗歌,在当下似乎还稍显仓促。不过蓦然回首,发现十年的光景竟然如此匆匆。80后诗歌也依然处在"进行时",不过这个时态的演进似乎显得迟钝了。从世纪之初,春树在"诗江湖"振臂一呼般...
关键词:漂泊者 诗江湖 诗选刊 潘漠子 身份焦虑 世俗生活 文本意义 罗小凤 命运感 李傻傻 
死于冷漠——于坚诗《外婆》解读
《诗探索》2012年第4期66-73,共8页易彬 
时间流逝,那些过往的生命却总是在纠缠着尚存者的心灵。这种纠缠既可能源于缅怀,也可能源于某种对于生活的深刻敌意。缅怀或敌意往往因为不同个体实存经验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关键词:于坚 世俗生活 诗探索 月光下 蒙太奇手法 无意之中 问过 子里 不知道 人民文学 
“丑的字句”与“口语诗”被引量:2
《诗探索》2011年第7期10-16,共7页陈亮 
于坚《便条集》中有一首诗:"早上刷牙的时候/牙床发现自来水已不再冰凉/水温恰到好处/可以直接用它来漱口/心情愉快一句老话脱口而出/‘春天来了’"。1922年,周作人曾引一位日本诗人的诗加以赞许:"在火烧场的砖瓦上/syoben(小便)起来,...
关键词:于坚 先锋诗 春天来了 “朦胧诗” 尚义街六号 世俗生活 新文学运动 棕皮手记 白话文运动 康白 
“变”、“常”之数与当代诗歌之路
《诗探索》2011年第3期67-75,共9页彭金山 
新时期以来的30年,是我国诗坛发生剧烈变化的30年,也是不同的诗歌主张各行其是的30年。期间,发生过多场论争,比如关于"朦胧诗"的论争、后新诗潮的论争、"民间立场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的论争,以及关于"梨花体"的批评,还有这两年在有些...
关键词:当代诗歌 诗歌主张 民间立场 诗潮 诗歌理论 梨花体 诗探索 世俗生活 “朦胧诗” 诗歌写作 
就诗说诗(两篇)
《诗探索》2010年第6期122-125,共4页李南 
拒绝之门——《下槐镇的一天》写作点滴1997年5月。距离石家庄二百华里,下槐镇干渴的麦地黄了,这不是丰收的迹象,而是在预示一年将颗粒无收。我们的车子在这个地图上找不到圆点的小镇停了下来,远远望去——湖泊、村落、缓慢的山势,好一...
关键词:说诗 博尔赫斯 乡村生活 颗粒无收 诗探索 诗人创作 这一天 无限可能性 世俗生活 文本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