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主张

作品数:146被引量:7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凤云左鹏军王小舒胡友峰王忠阁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叙事性”变局下当代中国新诗中的类型化倾向
《南方文坛》2024年第4期71-77,共7页曹珊 
进入21世纪后,当代中国新诗似乎进入了发展的沉闷期,20世纪八九十年代那种不断涌现新的诗歌主张和诗学理念的情形早已远去。今天的主要新诗观念,基本仍处于“90年代诗歌”的延长线上。然而,如果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当下新诗创作中最活跃的...
关键词:诗歌作品 中国新诗 诗歌主张 90年代诗歌 诗学理念 叙事性 类型化 新诗观念 
白居易的“西湖”
《杭州》2024年第6期68-69,共2页卢江良 
生活在中唐时期的白居易,跟大多数古代文人一样,有着两重身份:一是官员,他进士及第后,前后担任过二十多种不同级别的官职,最高达至“刑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部长),死后被赠“尚书右仆射”(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二为诗人,他的诗...
关键词:诗歌主张 中唐时期 白居易 右仆射 司法部部长 诗歌创作 刑部尚书 古代文人 
杨黎的诗
《青春》2023年第4期77-82,共6页杨黎 
杨黎出生于1962年,是“非非主义”最重要的诗人,“废话理论”的创立者。他的诗歌主张和写作实践影响了好几代诗人,至今仍在产生重要的作用。这里所选的两首较长的诗分别写于杨黎21岁和24岁时,杨黎式的美学特征不仅初见端倪,甚至已经相...
关键词:诗歌主张 杨黎 韩东 写作实践 非非主义 美学特征 不可思议 诗人 
沃尔特·惠特曼的美国:诗人宣称自己比总统优越
《外国文艺》2022年第6期130-147,共18页 鲁跃峰(译) 
沃尔特·惠特曼在诗中说尽了美国的一切,为的是消除在美国根深蒂固的各方面分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贝贝特“文学纪念碑”系列即将推出《惠特曼的美国:一部文化传记》,这部传记将诗人置于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中,记录并重新诠释了惠...
关键词:沃尔特·惠特曼 诗歌主张 政治文化背景 纪念碑 传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重新诠释 
倪瓒的诗书合璧
《半月选读》2022年第6期38-39,共2页庞晓菲 
倪瓒在元代以诗、书著称,其文艺思想有着内在的联系和互通。他“据于儒,依于老,逃于禅”的人格精神在他的诗歌、书法创作中呈现出创作范式与审美风格的共性:诗歌主张“吟咏性情之正”,书法追求“率意”“天真”之法。
关键词:诗歌主张 创作范式 吟咏性情 人格精神 倪瓒 书法创作 文艺思想 审美风格 
“双子星”与“三美论”:诗歌的音乐、绘画、建筑及情感之美
《语文教学通讯》2022年第1期136-138,共3页褚树荣 
【专题解释】精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联读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理解两人的感情,了解新月派的“三美论”,欣赏两首诗歌的韵律之美、绘画之美、建筑之美和情感之美。【预习任务】1.查阅资料,梳理现代文学“新月派”代表诗人...
关键词:《再别康桥》 诗歌主张 情感之美 新月派 徐志摩 双子星 林徽因 三美论 
康熙朝诗学走向与陈鹏年的诗歌主张被引量:1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年第6期130-137,共8页张兵 周媛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之际:诗人心态与诗歌走向”(编号:12BZW048)。
康熙朝诗学走向大致经历了由前期的纷繁复杂到后期渐趋雅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康熙本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以康熙十七年博学鸿词科的诏举和康熙皇帝亲自参与编选诗集对诗坛的影响最为重大。康熙十七年是康熙朝诗学走向的转折点...
关键词:康熙朝 诗学走向 宗唐宗宋 陈鹏年 诗歌主张 
和而不同的范例——谈刘禹锡和白居易的一首和诗
《山西老年》2021年第6期57-57,共1页郭文才 
从古至今,诗人之间以诗酬酢唱和之事,不胜枚举。唐朝写诗的人多,彼此唱和的人也多,也因此出现了许多并称的诗人,如"李杜""元白""高岑""王孟""韩孟"等。但是,并称并不表明两个人的诗歌主张或艺术风格完全相同,像白居易与元稹那样志同道...
关键词:诗歌主张 白居易 刘禹锡 元白 韩孟 李杜 元稹 唱和 
张茂材艺术辑评
《中国书画》2021年第2期110-111,共2页刘曦林 王镛 齐辛民 陈明 任军伟 
张老师作为一个具有诗书画印和文学全面修养的艺术家,简单讲他的诗歌主张顺口溜,顺口脱出就是好诗,不要推敲,推敲多了就是造作,一造作就出假,不是真心话。另外,他刻印单刀直入,也用双刀,刻得非常有力度。晚年他右手不行,不刻了,改用左...
关键词:诗歌主张 诗书画印 张老师 真心话 刻印 顺口溜 推敲 造作 
大唐“口语先锋”乃白居易也--“解密白居易”之四
《博览群书》2021年第1期92-95,共4页杨瑞芳 敬笃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以“通俗性、写实性”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奠定了他在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白居易诗歌抛开含蓄、选择直白,丢弃华丽、选择朴实,可谓“大唐的口语先锋”。
关键词:现实主义诗人 中国诗歌史 诗歌主张 白居易诗歌 诗歌创作 先锋 写实性 通俗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