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非主义

作品数:41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肖伟胜白杰刘永刘永杨扬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诗林》《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扬子江(诗刊)》《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在重建自我中确立批判现实的基点——论后非非诗人孟原的循环辩证诗学对前非非诗歌的超越
《海峡人文学刊》2024年第4期58-72,153,共16页何光顺 
非非主义是中国当代新诗中最具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因其时间跨度较长而可以被区分出前非非与后非非两个阶段。前非非的主要代表诗人以周伦佑等为代表,后非非的主要代表诗人以孟原等为代表。前非非的思想和艺术特点是强调一种二元论的对抗...
关键词:非非主义 前非非 后非非 孟原 循环辩证诗学 重建自我 
杨黎的诗
《青春》2023年第4期77-82,共6页杨黎 
杨黎出生于1962年,是“非非主义”最重要的诗人,“废话理论”的创立者。他的诗歌主张和写作实践影响了好几代诗人,至今仍在产生重要的作用。这里所选的两首较长的诗分别写于杨黎21岁和24岁时,杨黎式的美学特征不仅初见端倪,甚至已经相...
关键词:诗歌主张 杨黎 韩东 写作实践 非非主义 美学特征 不可思议 诗人 
非非主义:一个流派的传奇——非非主义三十周年忆事
《原诗》2022年第1期227-253,共27页周伦佑 
非非主义是中国当代影响最大、坚持时间最久的先锋诗歌流派。本文是对非非主义创立三十年的追忆记述。文章从非非主义的命名、梦启与《非非》杂志、非非主义早期成员、非非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爆炸性影响,一直记述到非非主义的写...
关键词:非非主义 当代诗歌流派 80年代 前非非 后非非 后非非诗学 
诗思与巫思:小安诗歌中的巫术游戏被引量:1
《江汉学术》2022年第4期53-58,共6页钱文亮 黄艺兰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重返八十年代’学术活动研究”(19BZW138)。
自古以来,巫性、诗性和女性三者之间就存在着一而三、三而一的同源关系,世纪之交在成都诗坛出现的“女巫文化圈”印证了这一点。身为“女巫圈”的一员,“非非”诗派的女诗人小安创造了“幻听”的诗学法则,带领读者在混乱的声音丛林中寻...
关键词:小安 诗性思维 巫性思维 语言游戏 女性诗歌 第三代诗歌 非非主义诗歌 
非非主义:先锋诗歌流派的命名伦理与诗学限度
《文艺争鸣》2022年第7期31-37,共7页刘波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1978年以来当代诗歌批评与诗人创作互动研究”(项目编号:20D029)的阶段性成果
对于“第三代”诗歌运动期间出现的非非主义,很多人可能会对这样一个没有意义的自我命名感到不解,而它所承载的又正是20世纪80年代先锋诗歌运动所强调的某种反叛性和解构性。相对于“他们”“莽汉”“整体主义”等先锋诗歌流派,非非主...
关键词:诗歌流派 非非主义 反叛性 先锋诗歌 诗歌运动 第三代 解构性 自身定位 
著名诗评人、评论家尚仲敏
《鸭绿江》2020年第14期3-4,共2页
尚仲敏,1985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机系,在校期间开始写诗,曾主编《大学生诗报》,发起“大学生诗派”,后参与发起“非非主义”诗歌运动。出版有诗集《始终如一》《尚仲敏诗选》。获得首届草堂年度诗人奖和第七届天问诗人奖。
关键词:大学生诗派 仲敏 诗报 诗评 诗歌运动 非非主义 电机系 重庆大学 
论非非主义诗歌的生态诗学内涵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8年第11期87-90,共4页庞先清 
非非主义诗人的精神状态可以用精神裂变来形容,他们对自己的生存方式几乎失去了解释能力,怀着浓重的文化失败感,他们以破为立,重新在诗学领域解构和建构自己的人文精神,在市场文化温和的解构力面前,诗人显得无所适从,开始重新思考生命...
关键词:非非主义诗歌 生命意识 
非非主义三十年诗性历程被引量:1
《作品》2018年第7期141-152,共12页周伦佑 
三十周年后的今天,来回顾非非主义的发生、发展史,三十年——对于我,对于非非诗人,就不仅仅只是一种时间刻度,更是一种怀有诗歌信仰的圣徒般的坚守;这种坚守对应的是汉语尊严的傲慢,是方块字诗性空间的拓展!尽管有了三十年的从...
关键词:非非主义 诗性空间 三十年 三十周年 创刊过程 发展史 方块字 诗人 
本期关键词:第三代诗歌
《广州文艺》2018年第4期118-119,共2页
什么是“第三代诗歌”?按照洪子诚先生的描述,“一种意见是,它专指始于80年代前期由韩东、于坚等提倡,由‘他们’‘非非主义’‘莽汉主义’等社团继续展开的诗歌线索。主张诗与‘日常生活’建立有‘实效㈠陛质的连接,与‘浪漫主义...
关键词:第三代诗歌 关键词 80年代 莽汉主义 非非主义 日常生活 浪漫主义 诗歌风貌 
非非主义诗歌:谱系、流脉与论争——诗人周伦佑访谈录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17年第11期158-168,共11页李明彦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互文现象研究"(项目编号:14CZW076)的阶段成果
李明彦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第三代诗歌,流派繁多,命名混乱,这需要我们对很多诗歌流派的命名过程有一个清晰的梳理。作为非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和这一概念的命名者,请您谈谈“非非”命名的经过。
关键词:第三代诗歌 非非主义 访谈录 谱系 诗人 中国当代诗歌 诗歌流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