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生活

作品数:1420被引量:56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胡传吉杨志平王兆胜安宁张艳梅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湖南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幅造神画卷——读李望生中篇小说《箩神》
《湖南文学》2015年第8期165-166,共2页孟大鸣 
对神的呼唤,是农耕时代的精神乞求。李望生首发《湖南文学》,后被《中篇小说选刊》转载的《箩神》,就是一幅农耕时代的造神画卷。我常把小说当画来欣赏。画家是用线条还原物质,而作家是用文字还原物质。李望生用文字还原了一个旧时代的...
关键词:还原物质 中篇小说选刊 城陵矶 农耕时代 春陵 王道士 旧时代 悲悯情怀 是非之心 世俗生活 
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块手绢——斯继东访谈
《湖南文学》2012年第8X期39-42,共4页草鱼 斯继东 
草鱼:就先从《今夜无人入眠》说起吧。这个小说去年在《收获》发表后,被《小说选刊》等刊转载,后又入选多家短篇年度选本,不少评论家都对这个小说给予了关注和好评。你自己又怎么看这个小说和那些评论?斯继东:算是交了次狗屎运吧。感谢...
关键词:斯继东 小说写作 《收获》 我一 世俗生活 小说语言 专业作家 麦家 苏童 写作对象 
阴面(散文·外一篇)
《湖南文学》2012年第7X期22-27,共6页江少宾 
一个散文写作者最根本的东西,在我看来只有两点:一是以开阔的目光和视野,进行自由而本真的书写;二是对纷繁复杂的世象与人心保持独立的观察与理解。换句话说,散文既是写作者的心灵史,也是写作者的观察史。疾病是生命的阴面,也是一面镜...
关键词:散文写作 心灵史 病危通知单 我不知道 人到中年 世俗生活 在乡下 后堂 女同事 满口答应 
疼痛的刻度
《湖南文学》2012年第7X期31-32,共2页沈念 
2007年,在江西俊朗的山色之间,我和江少宾第一次见面。这个名为南方散文论坛的活动,让之前只是通过网络空间交流过的朋友,在现实中对号入座。对文字气味的共同喜好,我认定了这位长我几岁,憨厚敦实、少言淡语却又让人心情温暖的兄弟。这...
关键词:三清山 语音面貌 城乡改革 外来者 一团团 世俗生活 乡村生活 丛书出版 乡村环境 泉声 
平地起波澜
《湖南文学》2011年第6X期38-38,共1页
她的小说,不是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也不是随意自然的茅屋草舍,是回环缠绕精致巧妙的中国传统塔式建筑。塔身的设计坚实稳固,飞檐的细节同样致密,内里的幽深,光线的投射,皆自有其用意。这种艺术上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王秀梅 塔式建筑 塔身 叙事视角 世俗生活 女性视角 第一人称叙述 世道人心 博尔赫斯 张丽 
习习
《湖南文学》2010年第12X期17-17,共1页盛可以 
习习不是那么好懂,但你已懂的那部份绝对不假,比如她的爽快,她的眼泪,她的才华。她细腻多愁,她温婉可人。她可以把一块普通的石头写出生命与性情,她能让雪花凝固,她能把酒喝成君子之交,她在夜晚时脆弱,孤独时去更荒芜的地方。她把复杂...
关键词:牛栏山 酒局 世俗生活 握笔 生动真实 我在 说爱 
从现实出发贴近大众的文学最有生命力
《湖南文学》2009年第10X期59-65,共7页简以宁 陆天明 
简以宁(以下简称简):您的作品中有很多怀着雄心勃勃为国为民干事,但到后来却逐渐腐败变质了的官员形像,我在现实里也接触过这样一些官员,比如马向东等,您认为这种变质是人性的必然抑或是社会是制度使然?
关键词:为国为民 腐败变质 民族国家 创作个性 官场现形记 世俗生活 以宁 你我 我自己 父子关系 
乞讨表演(短篇小说)
《湖南文学》2008年第11X期61-63,60,共4页徐东 
一位青年作家,他有了一个想法:他想扮演一个乞丐,进行一次行为艺术的表演,一次特别的写作。他相信京城的各大媒体会对他的这次活动进行报道,他的朋友们则会称赞或嘲笑他是个有想法的人或者神经病。那个想法确立了以后,他觉得别人的一切...
关键词:青年作家 乞讨者 世俗生活 这个世界 徐东 乞讨行为 大媒体 王府井书店 另一面 上发 
“村里有个叔叔叫雷锋”被引量:1
《湖南文学》2008年第4X期17-19,共3页姜涛 
海子来开这个世界,已将近20年代了。在这个时候,一些有心的编者和出版者开始琢磨着要做点什么,我也先后接到几个约稿的电话,都是与海子有关。坦白地说,面对这样的稿约,我是有些踌躇的,虽然当年自己也是海子狂热的信徒之一,也曾为他的写...
关键词:中国诗歌 不可通约性 这个世界 骆一禾 写作时间 革命话语 亚洲铜 日常琐事 世俗生活 意识形态话语 
一次际遇就是一部心灵史——读昌耀《在山谷:乡途》
《湖南文学》2008年第4X期59-59,共1页陈仲义 
有人把昌耀这首诗与美国大诗人弗罗斯特的代表作《雪夜伫马林边》相媲美:两首诗都是意境深远的"回家"之作。但笔者以为,弗罗斯特的停伫凝神,体现了一种宁静致远的风范,干练简洁。而昌耀细微的心境抚摩,更多披露磨难后的心灵"归程",充溢...
关键词:心灵史 弗罗斯特 林边 宁静致远 诗作者 世俗生活 通感 诗心 精神家园 回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