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生产综合体

作品数:48被引量:6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费洪平马忠玉曹新张超沈玉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人文地理》《贵州社会科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科学进展》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产业集聚在世界各国中的发展
《南阳市人民政府公报》2014年第4期30-31,共2页
一、世界各国产业集聚模式通过对世界各国产业集聚成长、演化过程的考察和比较,发现国家干预在每个国家产业区形成过程中都存在并发挥作用。根据国家干预在产业集聚过程中作用的强弱程度以及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的互动程度,将国家层次上...
关键词:国家层次 地域生产综合体 国家干预 第三意大利 强弱程度 计划型 日本筑波 市场机制 班加罗尔 政府 
地域生产综合体和新区域主义的比较研究:基于区域规划实践视角被引量:3
《上海城市规划》2013年第6期94-97,共4页许可双 杨犇 何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ZH007)资助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发展与规划受到了各级行政单元日趋关注和重视。区域规划理论研究也获得了长足的进展,突出地表现为区域规划理论从建国后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到20世纪末的新区域主义理论的变迁。旨在从区域规划的角度...
关键词:地域生产综合体 新区域主义 区域规划 
基于地域生产综合体层面的东北老工业基地问题症结分析
《科技与管理》2008年第5期49-51,59,共4页胡瑶瑛 方淑芬 张米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773032);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5AC9CT134);2005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10552027);2004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10542183)
从地域生产综合体层面切入,提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个特殊的生产组织系统--地域生产综合体。基于地域生产综合体本身固有的属性,提出了地域生产综合体在建设时期就已经潜伏了巨大的集聚风险;并对东北地区地域生产综合体的3种风险因素...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 地域生产综合体 路径依赖 
区域产业结构政策的协调被引量:2
《经济》2007年第8期94-95,共2页张平 
经济区域是具有全国意义的专门化的地域生产综合体,其界线既清晰又模糊。经济特征的相似性和市场体系的统一性决定了经济区域运行的最大特征,是可以跨越行政区划进行生产要素的横向流动,也可以跳过上下级关系进行企业的纵向联合。我...
关键词:产业结构政策 地域生产综合体 经济区域 行政区域 上下级关系 市场体系 经济特征 横向流动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城镇的发展与变迁
《地理教育》2007年第2期69-69,共1页杨海华 
城镇是指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中地,是地域生产综合体的核心。每一个城镇的发展都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所经历的沧桑巨变大多令人惊叹不已。中学阶段的学生根本无法想象他们所生活的这一片土地数十年前的...
关键词:学生观 城镇 变迁 引导 地域生产综合体 非农业人口 人口规模 中学阶段 
国际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被引量:7
《经济纵横》2007年第1X期85-87,共3页何金玲 
关键词:不平衡发展 地域分工 生产要素 地域生产综合体 经济发展 地区经济 极化效应 平衡增长 增长极理论 扩散效应 
产业集群研究的主要流派被引量:2
《理论参考》2006年第9期56-60,共5页张辉 
关键词:产业集群 地域生产综合体 20世纪70年代 新产业区 柔性专业化 流派 社会文化背景 社会学家 
汉语主题索引
《中国地理科学文摘》2002年第4期94-119,共26页
关键词:主题索引 黄河三角洲 区域经济 地域生产综合体 阿拉善 生态经济系统 草畜资源 点轴开发 空间组织 土地资源评价 
陕甘宁接壤区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构想被引量:10
《地理研究》2002年第3期287-293,共7页李志刚 张锦宗 薛丽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99CJY0 0 6 )
陕甘宁接壤区具有建设能源重化工基地的资源基础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本文认为基地建设应当实施“大规模、高技术、新机制、抓转化、组建地域生产综合体”的总体战略 ,着眼于培养产业竞争优势 ,及早延伸产业链 ,积极培育多元化产业 ,走可...
关键词:陕甘宁接壤区 能源重化工基地 地域生产综合体 竞争优势 
加入WTO后我国地区产业调控机制和模式的转型研究——兼论区域产业群落理论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的替代关系被引量:20
《世界地理研究》2002年第1期15-23,共9页沈玉芳 张超 
本文通过对中国加入WTO后区域经济的走势和变化、中国加入WTO后对我国地区产业冲击力的总体评估以及我国地区产业协同调整的必要性的详细分析 ,对我国跨地区产业协同调整理论进行了重新探讨。在此基础上 ,从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区域合...
关键词:中国 WTO 地区产业 转型 调控模式 调控机制 区域综合竞争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