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研究

作品数:653被引量:1583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崇山金玉萍张国良谷征焦若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主体到身体:电影观众研究中的物转向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2年第23期111-113,共3页郭燕平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集体化时期中国农村的电影宣传与社会动员研究”(项目批准号:19CDJ013)的阶段性成果。
电影观众研究的核心是要为理解“人与电影”的关系提供阐释的框架,其背后指涉的是:电影内容的接收、审美经验的感知、受众的主体性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物理论作为新兴的研究视角,引发电影研究者对观众具身性问题的探讨。文章对近年来...
关键词:受众研究 观影主体 具身性 物转向 
转向收听收看的史学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史研究的“语言学转向”新视角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93-99,共7页刘书峰 丁韬文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70年新闻传播史1949—2019”(19ZDA320);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语言学转向”是现代哲学最受关注的理论动向之一,对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路径均产生深刻影响。在这一理论背景下,以史料为基础、广播电视为媒介、听众观众为重点的收听收看史研究成为广播电视史研究的新视角。文章通过...
关键词:广播电视 收听收看史 受众研究 语言学转向 
感知视角下VR与传统电影视觉表达比较研究被引量:8
《电影艺术》2021年第5期136-146,共11页田丰 傅婷辉 吴丽娜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本体与感知视角下的VR电影视觉表达研究”(项目批准号:17BC043)系列成果之一。
结合脑电空间分析和皮电时间检测的特征,拓展神经电影学分析范式,比较VR电影与传统电影对于观众感官认知客观数据的变化,证明人类观看影像时追求客观世界同一性的视觉加工偏好和情绪唤醒瞬间性特征。同时,以多部同时拥有VR和传统放映形...
关键词:神经电影学 多模感知 情绪唤醒强度 受众研究 
传统文化影像的溢出效应——基于对《中国诗词大会》在华留学生受众的考察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135-142,共8页洪长晖 钟雪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传播对国家治理、社会认同的影响研究”(20BXW041)。
作为当代流行文化的代表之一,综艺节目正逐渐朝着成熟化、稳定化的方向发展。我国的综艺节目也随着国家话语权的日渐提升,逐渐摆脱了引进类综艺节目的取向压制,如《中国诗词大会》等原创性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一经推出,迅速形成社会热潮...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 跨文化传播 受众研究 
传统文化影像的溢出效应——基于对《中国诗词大会》在华留学生受众的考察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2021年第1期111-121,共11页洪长晖 钟雪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传播对国家治理、社会认同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BXW041)阶段性成果
现如今,如《中国诗词大会》等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迅速形成社会热潮,在全球化语境下于一定程度上收获了跨国受众,通过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对以在华留学生为代表的跨国受众进行质化研究,可以明确该类受众对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实际认知...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 在华留学生 受众研究 
媒介变革时代的受众与受众研究
《现代视听》2021年第2期80-83,共4页李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A285)。
在媒介变革时代,传统受众概念的内涵正在被改写,媒体亟须针对受众新变化和新特征来改进传播方式。基于此,受众研究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受众研究的视角包括历史、技术、社会、经济、文化和心理等,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两大类型,以及"...
关键词:受众 受众研究 媒介变革 新兴媒体 
近五十年来修辞受众研究之回顾与反思被引量:5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84-91,共8页姜言胜 洪仁善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6BMZ028);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8BS17;2017BS11);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ZD18003);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JJKH20190301SK);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校文科基地中亚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中心项目(XJEDU040713B06)。
西方学术界历来重视受众这一概念,研究聚焦于受众的本质特征、修辞者与受众二者间的关系以及受众在篇章建构中的作用等三大问题。同时,有关受众的研究多停留在20世纪70—80年代,实证研究极为匮乏。我国有关受众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层面...
关键词:受众 修辞者 篇章建构 
智能时代传播学受众与效果研究:理论、方法与展望--与香港城市大学祝建华教授、斯坦福大学杰佛瑞·汉考克教授对谈被引量:12
《国际新闻界》2020年第3期108-128,共21页李晓静 付思琪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8AXW005)的阶段性成果。
人工智能技术的兴盛,不论在理论发展或是研究方法层面,都给传播学科的受众与效果研究带来了新契机。本文立足于国际前沿和本土研究的视角,通过与祝建华教授和杰佛瑞·汉考克教授的学术对谈,探讨了智能时代受众研究和媒介效果研究的前沿...
关键词:受众研究 效果研究 理论前沿 研究方法 人工智能 用户行为 计算传播 国际化 
源流与趋向:“新媒介”研究史论要被引量:7
《全球传媒学刊》2019年第1期61-81,共21页张虹 熊澄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的网络治理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项目编号17ZDA107
本文所界定的新媒介研究,广义地将新媒介视为一个社会发展时空中的概念,以此构建考量新媒介产生、演进、趋势、影响的学术史框架。从新媒介、人和社会的角度思考理论的继承、流变和发展,可视为一种脱离了技术绝对论与媒介中心主义的审...
关键词:新媒介研究 媒介史 受众研究 互联网社会 
跨国传播视阈下受众研究的嬗变被引量:5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169-174,共6页姜可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14ZDA056。
跨国传播视阈下的受众研究从国际传播的民族主义范式到全球化传播的接受研究范式的转移过程中,传播与受众的关系进入到一种主体间性的维度,经历了从跨国传播研究到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转向。在面临文化语境差异时,许多研究在承认文化差异...
关键词:跨国受众 跨文化对话 跨文化传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