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技法

作品数:233被引量:4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兴国金丹朱楠楠高静王峰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大学西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书法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杨维桢"画法即书法所在"观点摭谈
《中国书法》2019年第19期187-188,共2页周广胜 吕金光 
元末杨维桢在《图绘宝鉴序》中云"书与画一耳…画法即书法所在……",言即书就是画,画就是书,应把绘画理念运用到书法创作中。观杨维桢作品,其章法、墨法的表现,正是由于植入了绘画之法而迥异于前人。杨维桢"画法即书法所在"之观点,是对...
关键词:书法技法 以画入书 墨色植入 有意识 
观摩《祭侄稿》引发对书法技法的思考
《中国书法》2019年第7期164-167,共4页张爱国 
最近,微信朋友圈关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颜真卿《祭侄稿》的信息刷爆了,周围的很多朋友和学生们要么已在去东京国立博物馆的路上,要么在定行程、做攻略打算去东京一睹其真容。这不禁让我想起八年前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情形。
关键词:《祭侄稿》 书法技法 台北故宫博物院 国立博物馆 微信朋友圈 观摩 日本东京 颜真卿 
书法创作的离合之道被引量:3
《中国书法》2019年第1期156-156,共1页马青原 
我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祖祖辈辈非常重视传统书画和医道文化,所以年少时熏陶而成的爱好在此后的读书生涯中一直也没有放弃。再后来考入中央美术学院进行了专业的书法学习。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期间,我接受了书法技法的系统训练,正、草、...
关键词:书法创作 中央美术学院 系统训练 离合 书法学习 书法技法 艺术风格 道文化 
书法理论研究述评
《中国书法》2018年第7X期60-62,共3页田熹晶 
书法理论研究指对书法及相关领域进行形而上的探讨,形成一套体系完整的理论架构,阐释书法的文化意义以及提高人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并对书法实践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书法理论研究无外乎以书法为媒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正如八...
关键词:书法理论 书法艺术 书法技法 
当代书法创作的前景寻绎
《中国书法》2018年第7X期46-47,共2页杨勇 
国人好以己之长攻他人之短,此人性之劣根,亦难有进步之渊薮。以书法论,做研究者批评整天写字者没文化,书法家则嘲笑学者们只会纸上谈兵,一拿毛笔就露怯,总之大家互相看不起。数十年来,书法在理论研究及创作上取得了惊人的进展,但有'高原...
关键词:书法艺术 书法创作 书法技法 
关于书法技法科学性的探讨
《中国书法》2018年第6X期111-114,共4页林书杰 
书法点画的书写皆可在一个平面上完成,书写是一种动作的轨迹—有上下、前后、左右的合成,可构成一预定的三维空间,同时书法所有的书写都能还原在一个固定的三维空间里呈现,再细微的笔法皆在此空间里写就。换言之,书法之书写是较为讲究...
关键词:书法 动作 技法 科学性 
书法的四重品格与当代书法三十年被引量:1
《中国书法》2018年第6期144-145,共2页朱天曙 
《〈中国书法〉三十年文萃》收录了一九八二——二〇一二年在《中国书法》发表的批评与评论、座谈与对话内容的文章共九十二篇。这些代表性的文章,包括当代书法批评现状、创作审美取向、当代书法生态、全国展览评审感言、书法时代特征...
关键词:当代书法 中国书法 审美品格 书法艺术 书法技法 三十年 
持敬养正——华东师大书法研究生教学被引量:1
《中国书法》2018年第6期150-155,共6页张索 
在新语境下,高等书法教育普遍缺乏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古汉语的学习、理解和把握。因为我们在蒙童时就有缺憾,乃至在小学、中学、大学各个时期对有关古汉语的学习和古诗文的阅读量非常有限,这种缺憾可谓是对传统文化的"欠债"。因此,在...
关键词:高等书法教育 传统文化 书法专业 教学实践 课程设置 书法技法 书法篆刻 文化落地 
俯仰之间——我的书法学习之路
《中国书法》2018年第5期70-71,共2页王祥北 
我比较喜欢帖学一路的书法,总是想追求日常书写的书法创作状态,也许是我慵懒的性格使然。我对古人的信札、题跋比较感兴趣,古人的信札和题跋比较自然,是古人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完成的,也是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最能从中看到作...
关键词:书法学习 创作状态 日常生活 书法技法 古人 信札 题跋 作者 
比况的模糊性在书法技法教育中的运用——对中国古代书论中一种表达方式的省思
《中国书法》2017年第1X期123-127,共5页曲斌 
比况是古代书论中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它的表述与逻辑、思辨的表述有很大差异。本文注重学科交叉研究,借助符号学、传播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比况表述模糊性的原因,并结合中国美学,探讨其在书法技法教育中如何发挥最优效果。基于此,教、...
关键词:比况 得失 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