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现象

作品数:51被引量:8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徐军李小军杨斌何广讷冉洪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国家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科学大观园》《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文物》《物理》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砂土液化 藏在地下的“凶器”
《知识就是力量》2024年第5期22-25,共4页苏德辰 
地球内部发生剧烈变动(如断层突然滑动或火山活动)后,地表会随之出现强烈震动,这就是地震现象。地震会引发诸多次生灾害,如爆炸、火灾、海啸、洪水、泥石流、传染病等,对人类社会的破坏和影响极大,而砂土液化也是其中之一。
关键词:砂土液化 次生灾害 地球内部 火山活动 地震现象 火灾 泥石流 传染病 
漫话地震仪与地震观测(一)
《城市与减灾》2023年第2期56-62,共7页许卫卫 郭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宽频带地震观测中低频信号特征分析”(42074050)资助。
引言本文从人们对地震现象的认知过程出发,解释了地震记录的科学原理,回顾了地震仪的发展历史,介绍了现代地震仪的主要技术特点,列举了地震仪的应用实例,并对现代地震观测技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全文将分三部分刊出,本文为第一部分,主...
关键词:地震观测 地震仪 地震记录 地震现象 科学原理 自然现象 主要技术特点 认知过程 
地震仪是如何监测地震的
《生命与灾害》2023年第2期20-23,共4页潘春华 
2月6日凌晨,土耳其发生两次7.8级地震,多地建筑被夷为平地,震感遍及亚欧非多洲。地震,自古以来频繁发生,无国界且很难预测,是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危害的一种自然现象。《淮南子》中记载:“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
关键词:地震灾害 地震仪 监测地震 地震现象 《淮南子》 自然现象 土耳其 巨大危害 
地震灾害风险:物理的预测与预测的物理
《物理》2019年第11期761-763,共3页吴忠良 
地震预测是一个世界性科学难题[1],但这并不等于说防震减灾(也应该)是一个实践难题。一定程度上,在防震减灾的实际应用中,不同时空尺度的不同地震现象的预测及其对减轻地震灾害风险的作用,是一个更重要的科学问题。
关键词:减轻地震灾害 防震减灾 地震预测 地震灾害风险 地震现象 时空尺度 科学难题 实践难题 
用于监测旋转地震现象的光纤系统
《世界地震译丛》2017年第4期367-375,共9页Anna Kurzych Leszek R.Jaroszewicz Zbigniew Krajewski Krzysztof P.Teisseyre Jerzy K.Kowalski 燕云 赵雷 赵龙梅 孙宏志 
概述了自主式光纤旋转地震仪(AFORS)野外测试的应用和发展,此地震仪利用萨格奈克效应直接测量地面地震源的旋转。自主式光纤旋转地震仪的主要优势在于它不受直线运动影响,可以直接测量地震期间产生的旋转分量。该系统包含一个专用的自...
关键词:光纤萨格奈克干涉仪 旋转地震现象 连续监测 遥控 
弹性连续介质中的波和射线
《国外科技新书评介》2015年第10期14-15,共2页Slawinski Michael A 张文涛 
地震学是地球物理研究的重要手段。而连续介质力学则是地震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弹性连续介质中的波和射线》就是这方面的一部理论专著。此书为第3版,相比于先前的版本做了显著的改进。本书的重点放在强调在描述地震现象时的数学...
关键词:连续介质力学 射线 弹性 地球物理 物理意义 数学公式 地震现象 地震学 
中国强震动观测台网建设与发展被引量:5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5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李小军 
强震动观测利用仪器测量和记录地震现象和效应,即地球地表和近地表介质的地震运动以及工程结构反应,其目的是借助于观测记录资料研究地震地面运动及工程结构的反应和破损特点与规律。为认识地震过程及进行工程抗震设防与减灾提供依据。
关键词:强震动观测 观测台网 近地表介质 中国 工程结构 地震地面运动 结构反应 地震现象 
加卸载响应比——地震预测与力学的交叉被引量:1
《力学进展》2013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尹祥础 刘月 
地震预测是世界性科学难题。地震现象虽然复杂,其物理实质倒是明确:地震就是地壳块体的快速剪切脆断.相应地,地震的孕育过程就是震源区介质的损伤、演化、并最终导致破坏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是力学过程。抓住这一点就抓住了问题的...
关键词:地震预测 力学过程 加卸载响应比 地震现象 地壳块体 物理实质 孕育过程 物理本质 
模拟研究证实岩石的应力变化是“慢地震”发生的机理所在被引量:1
《国际地震动态》2013年第8期3-4,共2页Matt J Ikari Chris Marone Demian M Saffer Achim J Kopf 张树良 
NatureGeoseienee(2013年第6期)发表了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德国科学基金会(DFG)共同资助的有关新的地震形式“慢地震”研究的最新进展。慢地震通常会持续数分钟而非短短几秒钟,由于技术和研究手段所限,慢地震现象直至近...
关键词:慢地震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应力变化 机理 岩石 模拟 地震现象 
地震预言 你信吗
《科学之友》2013年第6期32-33,共2页晨风 
一项最新研究否定了太阳活动与地球地震现象之间的关联『生,并且重申一项科学界的共识,那就是在目前或者可预见的将来,地震都是无法进行预测的。
关键词:地震现象 预言 太阳活动 地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